• 顶部滚动 全会.jpg
  • 顶部滚动 新思想.jpg
  • 字11高70 八项规定.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影视艺术创作要与“观众在一起”

发表时间:2025-08-25 14:5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23日在吉林长春举办。青年电影人、行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主题,共同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之策。(8月24日 新华社)

  所有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现实土壤的滋养,尤其是影视创作,脱离现实,观众就不会买账。

  当下,有关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屡屡出圈。但是也有人说,神话故事是虚构的,何来现实一说?笔者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因为神话与现实不是割裂的,它是人类对世界最初的构想和认知,是局限于当时生产力条件下,我们对超自然现象的一种解读,也是人类认知的投射。或者我们为了歌颂某些伟大的人物,千百年流传下来,他就变成了神话的主角。而且,很多神话作品更是披着神话的外衣,来表达现实的内核。比如,这个暑期档火爆的《浪浪山小妖怪》,一群小妖怪的西行,戳中了千万人的泪点,因为它照出了平凡人的不凡之心。

  与观众在一起,这是影视创作成功的“捷径”。明星大腕云集,高额资本注入,优越拍摄条件,这些是影视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些糟糕的剧本和潦草的演技,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反之,哪怕是小演员或小投资,但作品用心、反映时代问题、符合观众心理,同样会获得成功。当年,《疯狂的石头》以黑色幽默讲好了一块石头的故事,《人在囧途》以荒诞的内容串起了春运旅途的不易,《我不是药神》直面社会痛难点问题,它们都换位思考,站在了观众的一边……所以,影视艺术创作要与观众在一起。

  但与观众在一起,并不一味着迎合乃至讨好。影视作品“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但不能原封不动,更不能庸俗化“下里巴人”,这是偷懒,是对观众的不负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否则,观众凭什么要走进电影院,去看那些被复制黏贴的自己的生活呢?作品有对人性的拔高、有对生命的启发、有对生活的哲理、有对前路的激励,这才是观众观看的动力。

  与群众在一起,扎根生活的沃土,把准时代的脉搏,坚持创新的理念,不断为群众鼓与呼,这才是影视艺术工作者们应该坚守的创作导向。(锦江评论员 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