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凡人善举,汇城市文明之光
近日,“平凡之善·蓉城之光”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主办方将“平凡之善卡”赠送给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李天赐,褒扬他在高铁上连续救助了两名患儿的凡人善举。
冷静理智地处置患者展现出作为一名医生的素养,而在非工作时间依然选择挺身而出诠释了一个医者的仁心,李天赐只谦虚地将他的善行说成“举手之劳”。但正是因为有一个个“李天赐”时刻践行着“平凡之善”的精神,社会正能量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
“众人拾柴火焰高”,善举是众人共助的成果,善良的种子需要在互助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它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人情冷暖,照亮了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互动的桥梁,汇聚了文明之举的强大力量。高铁上两名患儿能够及时得到救助,离不开医生、列车长、乘务员的帮助,离不开同车厢乘客的包容与配合。同样,“成都好人”李国科在冰冷的河水中救援落水老人时,几名路过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救援中。有人找来绳索,有人下水帮忙,有人拨打120,有人为被营救上岸的老人披上干燥衣服保暖……人们齐心协力方才挽救了两条性命。
让善良的人敢于出手,不仅需要行善之人有能力,还需要受善之人有感恩之心。善举是互相理解的体现,它能消除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偏见与隔阂。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人的苦乐,让善意的本心成为沟通的纽带,编织出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正如《强国青年说》中麻醉医生所说的,“患者的信任是医生这份职业最大的英雄主义”,双向奔赴才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用心救治患者,却被患者曲解、报复,杨文、李晟、陶勇等医生的遭遇表明,现实版“农夫与蛇”,只会寒了好人之心,将自己置于孤立境地。不仅仅是医患关系,理解和信任是任何主体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善举是应该且值得广泛宣传的,每一份被宣传的善举都有助于涤荡社会的风气。将凡人善举的故事传颂开来,不仅是对行善者的赞美,更是对整个社会的鼓舞。在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自媒体为善举的传播搭建起更多更大的舞台,镜头接力记录下一个个平凡之善,让网友的心为之牵动,情随之共鸣,温度成就了热度,热度也可“反哺”温度。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莫让正能量被有心之人扭曲,媒体正确有力的报道可以让善良的力量传播得更长远、更持久,有助于激发更多平凡之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世界。
凡人之善不凡,不平凡,在于它助力构建城市文明的大厦;在于它向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的曙光;在于它早已超越个体,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唯有大家携起手来,以凡人善举汇聚城市文明之光,这束光才会永远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郫都评论员 孟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