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刺激电影消费必须有“精品意识”

发表时间:2024-12-24 16: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激发岁末年初电影市场消费活力,更好满足广大观众观影需求,国家电影局于12月9日晚,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12月13日 中国电影报)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刺激消费!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对提振消费信心起到了巨大作用。此次电影行业启动消费季,正是中央决策部署在影视行业落地的重要体现。

  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这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法则。在商品稀缺的时代,物质供不应求,商品市场属于卖方市场,无论什么商品都会被一抢而空,生产确实决定消费。但是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今天,尤其是各类替代品的大面积出现,消费势力占据主动权。以电影市场为例,国内观众早已不是看什么都觉得稀罕的时代,我们在各类国内外优秀电影的洗礼下拓宽了视野,大大提升了电影审美力。因此,作品好不好,我们会用脚投票,我们会对烂片说“不”。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电影行业有很重的话语权。

  刺激电影消费治标又要治本。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来有很多方式,可以降低票价,出台优惠打折促销措施;可以完善电影院的基础设施如超大屏幕、舒适的座椅等,以提升观影体验;当然还有一些影院做优影院周边内容,打造网红观影点等。这些举措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到一部分观众,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并不能真正掀起观影高潮。电影市场崛起的核心在于电影本身,好的作品才是源头活水。毕竟,无法逼着观众为粗制滥造的作品买单。

  创作精品和积极消费是一种双向奔赴。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消费,而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伤透消费者的感情,失望的情绪蔓延开。说到底,没有精品力作,再好的档期也无济于事,造势再猛也掀不起波澜。精品迭出是观众的福利,也是电影自救的不二法门。精品电影有后劲,让人反思和成长,观众会自发为其做宣传,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当创作方赚得盆满钵满、观众的精神也能受到洗礼时,电影业的春天还会远吗?

  精品意识是对电影艺术负责、对观众负责的创作态度,也是赢得口碑、征服观众、提振消费信心的“捷径”!(邛崃评论员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