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破解“阅读难”需施“综合策”

发表时间:2024-08-13 15:15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8月1日起,“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将再次升级服务,不仅将网借读者证借阅文献数量上限提升至20册,还将每月23日定为“固定免邮日”。(成都日报)

  借阅图书数量从8册提高至20册,还有条件地提供“送书上门”的服务,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大升级,也体现出在鼓励阅读方面的良苦用心。

  于现代社会而言,读书不再是一件难事。一方面,图书不再为少部分人所掌握,它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其种类也是空前丰富、质量远超任从前,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百花齐放的时代;另一方面,阅读条件大大改善,纸质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应有尽有,我们可以从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可以说,只要你想阅读,这根本不是一件难事。

  但于现代人而言,读书又是一件难事。现代人阅读的障碍非常多,一方面,工作压力大,“卷”起来的人们,被携裹着加速跑,喘息的时间都没有,疲于奔命的生活节奏,根本不会有“诗和远方”的雅兴。另一方面,外界诱惑多,对于很多人来讲,相较于其它娱乐方式,读书恐怕是最枯燥的事情,甚至谈不上乐趣可言,毕竟看影视综艺、刷短视频、旅行等活动比读书有意思多了。

  说到底,阅读难题是一个“综合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读者本人的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熙熙攘攘的人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浮躁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别人你追我赶,你怎么可能独自清闲?我们甚至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有趣的小说,更别说那些稍微晦涩一点的作品了。

  因此,破解阅读难需施“综合策”。成都的图书馆通过扩大借阅量的形式方便读者,这是社会公共服务抛出的橄榄枝,此举可满足不同类型人的不同需求。此外,图书阅读、借阅场所不妨尝试一卡全城通借服务,确保读者能够借到自己真正想看的图书;有关部门可举办有趣的读书活动,邀请知名作家、社会名人分享阅读体验;网络、媒体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要掀起阅读热潮,比如推出有趣的读书分享课,以提升阅读的热度,让阅读成为时尚的事;当然,作为读者,我们要多一些自律,减少外界的干扰,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面对如此丰富的读物,我们理应投身知识的海洋,让书香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当有如此之态度时,任何阅读的难题都可迎刃而解!(都江堰评论员 杜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