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画好美丽乡村“同心圆”
为进一步激发团队创造力,推动更切合村情,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一村一品”策划产出及后续落地,9月20日,“2024年文明实践‘村村行’城乡共创策划工作坊(第二期)”在“山上·文明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举行。第二期文明实践“城乡共创团”成员们围绕“启发思维、促进交流、团队协作、方案优化”四个核心目标,共同探讨乡村文明实践新路径。(成都文明网)
“一村一品”贵在特色。“一村一品”的核心在于“特”,即充分挖掘和利用每个村庄独特的自然资源、beplay官网app 资源或产业基础,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这种特色,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吸引外界关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正如古人云:“物以稀为贵”,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坚持差异化发展,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让每一个村庄都能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一村一品”需要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村一品”的打造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这既是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广大乡村干部和村民耐心与毅力的考验。在工作坊中,“促进交流”与“团队协作”的目标,正是为了构建一个持续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让参与者能够在相互启发中坚定信心,在携手合作中克服困难。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一村一品”要做好为民文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一村一品”的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我们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一村一品”的成果能够惠及广大村民,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工作坊中强调的“方案优化”,正是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一村一品”计划时,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诉求,确保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并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为民所急、为民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