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靓成都 争做文明成都人
凤凰湖畔,绿荫葱葱,市民在风景如画的健身步道上奔跑;长流河公园,清溪潺潺,游人在生机盎然的绿化空间里休闲。这样惬意的场景,离不开覆盖全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处置体系,在垃圾分类管理中实现“加速度”,使得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助力实现低碳环保新生活。
实现垃圾分类扮靓成都,要从建立环保意识入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将垃圾分类融入自己的行为,养成低碳节约、循环利用的工作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光盘行动”“限塑令”等垃圾减量行动,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选购净菜,以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控减垃圾减量。
实现垃圾分类扮靓成都,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不是一种口号,一种标语,更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养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需要不断的知识普及、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因此,实现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行就需要进一步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展开垃圾分类培训,利用商超、路演、广告等多种场景和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根植于群众心中。同时,为了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积极性,可以引入“积分兑换”“知识问答”等多种模式,让群众切身投身于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模式。
实现垃圾分类扮靓成都,要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要想在全社会实现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志愿者的宣传普及、社区工作者的监督管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对垃圾分类的共建共享,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时尚。
生态净则文明兴,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开展垃圾分类,扮靓美丽蓉城,争做文明成都人。(双流区评论员:双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