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送不卖”矿泉水,积小善成大爱
近日,一张“此处矿泉水只送不卖”的红色公告牌走红网络。这是一家成都的饭店,每晚9时至次日凌晨4时,免费为环卫工人、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骑手送冰水和食物。红星新闻的记者采访发现,饭店老板的这一善举已经持续了12年。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让每一份温暖的传递都显得尤为珍贵。12年,4380多个日夜,这块公告牌曾为多少人送去温暖?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却为成都城市文明增添了一抹光亮。
付出小善,让人与人之间更多尊重和包容。“只送不卖”的矿泉水,主要针对环卫工人、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骑手等劳动者。在夜晚,他们是城市运转的“幕后英雄”。当人们开始休闲或休息时,他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保障城市整洁和生活便利,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这群人的辛劳付出往往容易被大众忽视,甚至遭遇偏见和误解。饭店老板的善举,释放了一个信号:在成都,不同职业之间可以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包容,让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
传递小善,为城市注入更多温暖和力量。城市不是钢筋水泥构建的冷漠森林,而是人心汇聚的温暖港湾。城市的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贡献。最近几年,成都类似的爱心事件还有很多,“牛肉面不要牛肉”的爱心面馆,市民一起接力的爱心冰柜、免费送米线的暖心仓库等等。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照亮了黑夜中城市的某个角落,为灯光下疲惫的心灵带来希望与力量,为成都描绘上了人文关怀的文明底色,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
积累小善,终能汇成大爱。《三国志》云:“毋以善小而不为。”一瓶水,一碗面,看似微不足道,但背后那份不求回报的爱心,却可以像涟漪一般扩散、影响并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来。当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都开始无私奉献,一点一滴的爱心,便可以汇聚成星辰大海。事实上,小善往往更能体现城市精神,小善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小善也可以成为人间大爱。
我们都希望未来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世界,但城市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更多持之以恒的默默奉献。愿这份温暖与善良能够继续传递下去,为我们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