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文明之光 照亮前行之路

发表时间:2024-07-12 10:1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啥子盔”“安全头盔”“我帮你戴起,戴起才安全”,近日,崇州话版的交通安全文明情景短剧走红网络,受到不少市民的热议。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充满家乡气息的成都话,不仅捕获了很多年轻人,也在老年人群中迅速流传,让市民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到了文明交通的安全知识,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点亮文明之光。

交通安全知识普及,要关注“一老一小”。一老一小”不仅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弱势群体,也是最容易违反交通秩序的主体,因此也应该是我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的重点。今年以来,成都首个户外交通安全主题公园正式开园,位置就选在了幼儿园和居民区较为密集的场地,目的就是更好的发挥主题公园的宣传阵地作用,让“一老一小”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各种交通知识法规的记忆,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零距离”体验安全出行常识和注意事项,从而带动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道路安全管理制度,要紧盯“非机动车”。今年6月1日起,成都市正式实施《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这一条例的发布意味着非机动车也有了“专属”管理条例。近年来随着道路上非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它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显露,“不带头盔”“非法带人”“乱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交通拥堵和混乱,也给道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适时颁布相关管理条例能够有效约束非机动车的违法和不文明的行为,营造从源头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良好法治环境,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有序发展。

文明交通宣传引导,要聚焦“校企社区”。文明交通知识的宣传应该覆盖到每一个生活在蓉城的市民,这就需要文明交通的宣传引导不仅仅局限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更应该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针对特定人群展开形式多样的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比如,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是非机动车驾驶的重点人群,对他们的文明交通意识的提升和知识的普及就需要下大力气;处于意识萌芽阶段的儿童往往不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好动的天性也增加了他们的交通危险发生系数。所以要聚焦“校企社区”,紧盯重点人群,让文明交通意识深入人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品格,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而交通安全有序,既是城市“文明底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法律的践行与恪守。因此,文明城市从文明出行开始,让文明之光照亮前行的路。(成华区评论员: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