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北伐战争起源地、功勋卓越的铁军故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就诞生在肇庆!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伍菁 摄
深厚的红色底蕴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双拥传统。从阅江楼的风云历史到北伐战争的屡建奇功,从闻名全国的西江农运到粤桂湘边纵队,肇庆每一代人都坚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双拥传统、共筑强军强国梦的深厚情怀。
2020年,肇庆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此为新起点,肇庆党政军高位推动双拥工作,一体化高频推进国防双拥宣传,一盘棋高质落实拥军优属,群众一条心高效响应拥军支前,实现拥政爱民一家亲。
全局谋划推动
夯实双拥政策制度“四梁八柱”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肇庆立足全局谋划推动双拥工作,党政军主要领导落实“五带头”,实行“五纳入”。如今,肇庆市县镇三级均已成立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拥军支前工作领导机构。
此外,肇庆还建立完善“1+N”政策制度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就业创业五大帮扶办法,以及全市“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等20多项政策制度,签订拥军优抚合作协议、双拥共建框架协议等,夯实双拥政策制度的“四梁八柱”。
与此同时,肇庆邀请一等功臣、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组建起60支“兵讲团”,依托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军校等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铁军讲堂”宣讲活动,推动国防双拥宣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挖掘叶挺独立团铁军精神、农民运动和粤桂湘边纵队三大红色历史资源,打造“红十景”,肇庆推动国防双拥宣传教育与红色之旅深度融合;开展“五最美”“优秀兵支书”“退役军人创业beplay2体育官网 ”等选树宣传活动;推动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服务保障到位
“一站式”服务让军人军属深感暖心
近年来,肇庆着力打造解决好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的标杆,形成从征兵入伍到部队服役,再到退役安置的86项“闭环式”服务清单制,把最好的岗位安置军人军属,把最好的学位留给军人子女,实现“一站式”服务、“直通车”安置,让军人军属深感暖心、安心、放心。
在优抚政策兑现上,肇庆抚恤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按时足额为全市近2.3万名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补助10亿多元。为推动服务保障提质增效,肇庆打造军地合力全链条、“五方联动”结对走访、创业就业扶持升级版、党员教育管理、铁军志愿服务五大服务保障品牌,发挥兵支书、兵党员、兵志愿、兵讲团、兵最美、兵创业“六兵头雁效应”,激励引导退役军人成为“五种力量”。
如今,肇庆每年投入资金为全市8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投入150万元建立优抚对象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系统,累计为360多名退役军人成功申请政府创业贴息贷款合计3300多万元。
用力保障国防
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方始终是部队的可靠后方。2024年6月,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撰写的《肇庆市怀集县探索医养结合运营新模式,推动荣军优抚医院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被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十大优秀改革创新案例”;根据平战结合原则和“大专科、小综合”思路,肇庆复退军人医院立项新建区域性三级精神病专科优抚医院,建设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1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设床位500张,预算总投资约2.39亿元;此外,肇庆军供站投入500多万元打造“温馨驿站·军人港湾”军供特色品牌,被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
在政府带动下,全市1350多家拥军企业从吃、住、行等方面为军人军属提供专属优惠优待,折合2400多万元。全市车站、港口、商店、医院等场所,“军人依法优先”标识引人注目。“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民拥军,军爱民。驻肇部队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视驻地为故乡,视百姓为亲人,积极支持并投身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2020年以来,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先后出动人员2.5万多人次、车辆3千多辆次,出色完成了社会维稳、武装押解、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
如今,驻肇部队成为肇庆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肇庆军分区投入90多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肇通信连有力保障了辖区通信安全和畅通,武警肇庆支队结对帮扶72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对困难家庭开展手工藤编、家政、农副业生产等技能培训。
肇庆军分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肇庆民兵志愿服务队,武警支队端州中队坚持35年不间断照料“自梳女”、广宁中队“推车哥”的故事成为盛传佳话。
军民同心、军地合力,英雄赞歌在肇庆这片铁军故里上唱响,双拥之花在红色沃土上绚丽绽放!(肇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肇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