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双版纳州 >> 勐腊县:让“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字号:
【打印】

勐腊县:让“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2024-09-10 来源:西双版纳州委文明办

勐腊县从“看得见”“听得进”“有意思”现场沉浸式体验出发,通过点上发力、线上延伸、质上提升等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文明味儿”的“行走的思政课”,真正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点上发力,让思政课更有温度

勐腊县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用好社会大课堂这一载体,建设“思政课大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返乡大学生假期“三下乡”、“团团普法 利剑护蕾”、文明旅游“推荐官”、红色基地“讲解员”、“青春走边关 同走戍边路”等文明实践活动中去,让青年学子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巷、边境一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支教支农等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一线实地感悟、切身体验祖国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整合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beplay官网app 馆、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线上延伸,让思政课更有广度

勐腊县通过组织未成年人以及青年学子走进革命纪念碑(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大思政课”阵地,组织开展各中小学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进一步开展实景化、互动式思政课教育,把“干巴巴的讲解”变成“热乎乎的教学”,将“生活中的风景”变成“看得见的成长”。同时邀请各级道德模范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大思政课”理论宣讲,为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擦亮“德润雨林”公民道德建设品牌,以青年人的视角、青年的语言,与青年学生分享青春事迹、共话青春感悟,回答青年学生发出的“时代之问”,让书本上的道理生出感情,提升温度,让思政课既走“新”更走“心”,构建“大思政课”大格局,用活大资源、汇聚大合力、产生大效果,以实现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共同参与育人使命,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质上提升,让思政课更有厚度

当前,研学游成为热门的课外学习实践方式,如何保证在“游”的形式下,“研”之有物、学有所得,把道理讲好、讲透、讲到青少年的心坎里。勐腊县积极探索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思政课”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思政课”深度学、用心悟,着力增强宣教的实效。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整合妇女代表、“五老”队伍、驻村工作队、青联委员、道德模范、法律明白人等师资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性、针对性,一个个教师讲师团、返乡大学生宣讲小分队组建起来,一次次体验教学、红色研学、科技研学火热开展,在学思践悟中,用“活的理论”去吸引、说服和感染青少年学子,让理论之光点燃信仰火炬,引导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子追求真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使“思政课”成为大家真心喜爱的关键一课,让“大道理”可看可感可触摸可亲近,让理论有高度更有厚度。

据悉,勐腊县通过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深度、视野广度、情感温度和价值高度,将思政道理逐步从“字面观”转向“地面观”,为青少年播种信仰的种子,滋养心灵,助力成长成才。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清廉云南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