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赵平华,原江苏保利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为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会长,先后获得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苏州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1981年,20岁的赵平华跨上了“青春献国防”的人生征途。光荣的军旅生涯,虽然只有三年,却让他拥有了一往情深的拥军情怀。他艰苦创业,致富不忘拥军,20年无私奉献,坚持为部队做好事、办实事,续写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退役军人对“双拥”事业的忠诚。
8月1日,顶着39摄氏度的高温,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会长赵平华带领会员代表,慰问从常熟阳澄湖地区发展起来的英雄连队——陕西沙家浜部队。回到摸爬滚打过的绿色军营,看着一张张黝黑刚毅的年轻面孔,赵平华感慨万千。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才能国富民安。我要把拥军作为一项事业,永远坚持下去!”赵平华立下誓言,一声坚持,便是一生。
部队情:三年披戎装,一生系军营
“新兵赵平华!”“到!”
1981年,山东济南军区开国大典红一师一位20岁的常熟小伙前来报到。
一个以木匠手艺为生的高中毕业生,怀揣着对军旅生涯的憧憬,踏入军营大门。一身戎装,一腔热血,每天早上赵平华都第一个起床,给军营扫地,为百姓挑水,在训练场锻炼。
由于表现出色,入伍第一年赵平华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荣立三等功,第三年担起代理排长的重任,年年受嘉奖。
1984年,赵平华退伍。1994年,凭借在军营锻炼出来的拼劲,赵平华下海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成立江苏保利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找准市场需求,占领国内稀土主要市场。
“没有部队的历练就没有我的今天。”致富不忘拥军,虽然军旅生涯仅短短三载,但赵平华因此踏上了践行一生的“双拥”之路。
赵平华二十年如一日走访慰问沙家浜部队,捐款捐物送beplay官网app ,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兵爸爸”。今年,在慰问同时,赵平华开展“新兵守国,老兵守家”双守活动,与沙家浜部队12名常熟籍官兵签订“双守”结对卡。
“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现役军人安心,让退伍军人暖心”是赵平华一生所求。2007年,赵平华组建常熟市老兵爱心会,给退伍军人建了一个“家”。
军人建功立业,军属同样值得尊重。2016年,赵平华在常熟首设“子女立功,家属疗养”基金,开启沙家浜部队军人立功家属到常熟疗养,沙家浜籍立功军人家属到外地疗养的拥军优属新模式,延续至今。
战友情:老兵创奇迹,唤醒植物人
“醒了!真的醒了!”在一声声急切的呼唤中,退役军人张建兴慢慢睁开眼,昔日的老战友围在他的身边,红了眼眶。
2007年,一场车祸让张建兴成了植物人。噩耗传来,曾经的战友赵平华立即赶到医院,为他垫付医药费,联系医生手术。为减轻其经济负担,赵平华召集其他战友,当场捐款4万多元,用于支付张建兴的治疗费用。
15名老战友自发赶来,经过商讨,大家一致决定,轮流照顾张建兴,直至他康复。10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被诊断为植物人的张建兴苏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老战友们。虽口不能言,但张建兴的眼中满是泪花。
一日并肩作战,终生兄弟情深。与赵平华一同入伍、参加过云南老山防御作战荣立二等战功的龚伟明,其子因公殉职,他一度精神崩溃。赵平华与战友们帮他办理了儿子的后事,并不断鼓励龚伟明振作起来。如今,龚伟明领养了一个小女儿,渐渐走出阴影。
2011年,赵平华出资20多万元,举办参军30周年战友联谊会纪念活动,在他的影响下,常熟300多名同年度参军老兵慷慨解囊,成立战友爱心基金,帮助生活困难的战友家庭。
2023年,赵平华获评“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获奖当天他就带着1万元奖金,看望了两位在战场负伤仅剩一条腿的退伍军人张瑞良和张卫良。赵平华说:“拥军之情,不以利计。这个钱我必须要给‘最可爱的人’!”
家国情: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红色血脉,是城市的精神脊梁。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常熟,爱军拥军蔚然成风。
2022年11月,由赵平华牵头,一批热爱双拥的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家自愿参加并成立了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成为常熟首家专门从事双拥工作的社会组织。成立当天,联合会就向常熟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捐款20万元,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
每年“八一”和春节,联合会都会为部队购买冰箱、洗衣机等生活物品,并组织退役老兵到部队宣讲。联合会还会定期开展驻常部队立功官兵慰问活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兵慰问活动等。
除了一心拥军,赵平华和他的会员们还一直走在公益路上,关爱环卫工人、义务献血、森林防火等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常见到他们的身影。
“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号召社会力量,慰问现役军人,帮扶退役军人,在开展社会化拥军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常熟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做出了许多创新举措。”常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吴奇华说。
京剧《沙家浜》盛唱不衰,鱼水情深写就“双拥样本”。在常熟这片孕育了“沙家浜精神”的双拥热土,赵平华和他的战友们还在奋力奔跑,这场关于爱与责任的“马拉松”仍在接力。(记者 商中尧 陈洁 施含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