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
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立足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beplay官网app 人、成风化俗总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在文明实践中求创新抓特色,全区上下不断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热潮。
加强阵地建设打造矩阵效应
“渭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我们提供了日常排练场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有了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渭城区的文艺志愿者冉惠琴自豪地说。
冉惠琴是一名文艺爱好者,在加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队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传统节日,更是主动排练节目,邀请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参与演出。一年多来,渭城区的多个广场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渭城区积极探索新机制、新载体,继渭城好人馆、吴运铎纪念馆、渭城区档案馆、渭城区党建主题公园之后,又对新投入使用的咸阳市意识形态教育基地、咸阳中学国防教育基地等进行了整合,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渭城区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80多个。其中,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获评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山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获评全省示范所,渭柳湿地和咸阳市意识形态教育基地被评为咸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全民参与
“现在方便得很,有啥事只需要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留个言,社区就会派志愿者上门服务……”陕棉八厂社区80岁的老人庞爱珍满脸笑容地说。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因无子女,常年一人独居。社区志愿者得知庞爱珍的情况后,经常上门为她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由于庞爱珍行动不便,志愿者还主动上门帮其办理高龄补贴,手把手帮助她在手机上进行退休金等相关资料认证。
据了解,渭城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三级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确保在职党员全员参与。充分发挥“1+1大于2”的作用。积极组织指导辖区文明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成立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就近接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管理,统一调度,全面参与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区委党校、辖区高校和“五老”人员、退休beplay官网app 工作者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势,成立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宣讲队。积极动员辖区广场唱歌、唱戏及非遗beplay官网app 传承人、爱好者等乡土beplay官网app 人才,科技能人和体育运动、广场舞等爱好者团队以及专业的志愿者团队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渭城区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8个,志愿服务团体298个,志愿者99500人。去年以来,渭城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场,有效彰显渭城文明形象,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坚持宣讲为主唱响“党的声音”
2023年9月30日,百人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了渭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迎国庆百人歌唱汇演的帷幕。《我爱你中国》《长征》《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主题鲜明、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的祖国》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响彻天空。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阵营,歌唱美好的生活,歌颂伟大的祖国……
“听了李老师的宣讲,让我真正读懂了党的创新理论,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很大帮助,让我有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新兴路街道工作人员郭佳在听完渭城区委党校李国政老师的宣讲后说。作为陕西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的李国政,经常走进渭城区的各个文明单位,为大家开展“接地气、有热度”的宣讲活动,把党的二十大理论精神传播给每一个人。
渭城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始终以理论宣讲为第一要务,坚持每场活动必宣讲,组织党校老师、领导干部、百姓名嘴等宣讲团成员,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理论政策在渭城大地生根发芽。2022年年底,渭城区在区融媒体平台开设的“习语润咸·‘渭渭’道来”渭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云解读栏目,群众观看参与度高,获得一致好评。渭城区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重要作用,成立群众性文艺志愿队伍,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加入特色志愿队伍,深入社区、广场、公园等,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实践方式织密实践网络
咸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渭城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徐西利,既是陕西好人,也是渭城区首批新时代校外志愿辅导员之一。他多次走进校园开展《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道德模范报告会,通过安全教育报告会,使同学们对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有了深入了解,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去年以来,渭城区积极探索把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具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的少先队员社区活动圈,聘请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呼秀珍为代表的首批20名新时代校外志愿辅导员,让党的创新理论再一次滋润孩子的心田。
去年7月,渭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联合团区委,举办“红色剧本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辖区青年代表及团员骨干通过阅读剧本、剧情演绎、角色扮演、沉浸思考、亲身体验等环节,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隔空对话”,通过沉浸式剧情的体验,解锁红色教育新体验,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发挥品牌效应彰显渭城风采
“孩子学习还可以,就是写作业一直很拖沓,作为家长真是有心无力,不知道怎么改变,自从和呼老师沟通后,我意识到作为家长自身的问题,我积极转变态度,教育孩子有了正确方法,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融洽不少,孩子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放学回家很主动地写作业。”胡奕亚是渭城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作为护士的她,平时工作繁忙,对她来说,孩子的学习问题一直都是她最头疼的事。
呼秀珍是咸阳道北中学一名退休语文教师。2018年,她创立“呼老师工作室”,是咸阳市首家“道德模范工作室”。“呼老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巡讲、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谈心谈话、扶贫帮困等活动,把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重要职责,呼秀珍老师通过自身多年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走出成长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渭城区积极发挥全国道德模范呼秀珍的榜样示范和引领效应,以“呼老师工作室”为依托,打造“呼老师助学热线”服务品牌。组织辖区心理咨询师和教师志愿者,面向全社会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免费提供心理健康、道德素养、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咨询。
同时,渭城区先后成立了“渭小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管家”“涓滴绿·邻里橙·铁路蓝”“传承梦桃精神·文艺服务志愿”“讲述革命故事 助推志愿服务”等独具渭城特色的志愿服务队,积极打造了“呼老师助学热线”“板凳课堂宣讲 声入人心”“文明实践 求学圆梦”“文明实践 文艺助力”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在渭城区融媒体中心宣传平台开设10个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坚定了全区干部群众的理论自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家喻户晓。
文明实践触角不断延伸,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新征程期待新气象,渭城区正不断深化文明实践,树立文明新风,培育新时代公民,持续夯实城市软实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咸阳日报 实习记者 狄祎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