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唢呐穿云霄,一架古琴越千年”。
7月31日晚,旬邑县体育场鼓乐齐鸣、光影流灿,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演在此举行。活动由beplay官网app 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beplay官网app 馆协会联合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全国各地23万名网友通过国家公共beplay官网app 云与现场2万余名观众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宴。
一场震撼人心的“活态非遗志”
作为国家夏季“村晚”示范项目,这场演出既是旬邑beplay官网app 的全景展示,更是咸阳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从《诗经・豳风》的千年吟唱到库淑兰剪纸的瑰丽色彩,从秦直道的历史遗痕到十三花宴席的民俗韵味,深厚的beplay官网app 底蕴通过艺术创新得以鲜活呈现。
展演在百人鼓舞《豳》的铿锵鼓点中拉开序幕,随后,旬邑非遗唢呐传承教育基地的少年们吹奏起《寻艺少年》,一首首旬邑传统唢呐曲牌为这项非物质beplay官网app 遗产注入青春活力,让兼具黄土质朴、高原雄浑与时代灵动的旬邑唢呐,从民俗庆典走向全国舞台。
唢呐余韵未歇,舞蹈《飞花入梦》翩然而至。大屏实时展现特写——国家级非物质beplay官网app 遗产“旬邑彩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手托红、蓝、黄三色纸,剪刀翻飞,顷刻间,一幅“豳风七月图”跃然指尖;随后,剪纸元素被无人机编队带至夜空,化作巨幅灯影,传统技艺与科技光影交相辉映,引来全场惊呼。
“一场村晚,就是一部活态非遗志。”古朴华美的剪纸、高亢激越的唢呐,连同巧夺天工的木雕、色彩斑斓的刺绣、婉转明快的咪子戏,共同构成了旬邑最深沉、最独特、最壮美的文明符号与beplay官网app 基因,在“村晚”舞台上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活态非遗志”书写。
立足“村晚”优势,实现文旅产业转变
古豳旬邑,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立体《诗经》,文脉悠长,风华正茂。
这里是赤诚铸忠魂的革命圣地,马栏革命纪念馆、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七孔石桥……红旗漫卷处,尽是英雄血;如今,承载着不朽荣光的马栏革命旧址,早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课堂与红色旅游的璀璨明珠。
这里是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一个万物共生的诗意栖居地。漫步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马栏山自然生态保护区,每立方厘米高达2000个的负氧离子沁人心脾,年均340余天的澄澈蓝天触手可及,22℃的清凉夏日更显珍贵。
近年来,旬邑县委、县政府锚定“红色马栏 绿色旬邑”,全域谋划、全要素聚集、全产业融合,文旅产业实现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的积极转变。借“村晚”契机,旬邑县广邀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日报等23家主流媒体及文旅业界代表,开启深度beplay官网app 采风,全方位了解旬邑独特的民风民俗、炽热的红色基因、灵动的自然山水与蓬勃的农旅融合实践。
“此次旬邑之行,我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红色基因与非遗智慧的生生不息。”陕西省研学实践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娜感慨道,“旬邑的历史厚度、红色温度、非遗热度,为‘立德树人’提供了立体的教育课堂,我们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与旬邑携手做好‘三篇文章’——打造‘红色铸魂’研学体系、构建‘beplay官网app 浸润’研学矩阵、完善‘基地赋能’研学生态,让更多青少年在旬邑的研学之旅中,读懂中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传承beplay官网app 根脉。”
从“市集烟火”到地方魅力的展示
在“村晚”现场,与舞台盛况交相辉映的是旬邑美食特色产品展的火爆场景。展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食物的诱人香气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升腾。
美食区成为焦点,各展位前排起长龙。热气蒸腾中,旬邑花子馍、御面等地道美食香气四溢,引得食客争相品尝购买。“学校就有剪纸课,看到这些作品特别亲切!”五年级学生刘雨桐挤到展位前,拿起一把剪纸折扇,兴奋地说。
各镇办展位各具特色:底庙镇商户热情推介“香而不辣”的特色辣子,吸引顾客果断下单;马栏镇展位前,野生百花蜜、优质大米、粗粮及中药材整齐陈列,引来众多注重养生的市民;秦绣展位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凤娥飞针走线,精湛技艺吸引众人围观,她边绣边讲解,让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深入人心。这涌动的人潮与活力,正是旬邑深厚beplay官网app 底蕴和独特地方魅力的体现。
2025年,我市将以此次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演为引领,在全市13个县市区滚动举办50余场主题“村晚”。通过深化“非遗+科技”“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创新模式,将深藏于馆阁、传承于家门的非遗瑰宝,源源不断地“请”上舞台、带进景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古老beplay官网app 真正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让公共beplay官网app 服务的和煦阳光普照城乡大地。
从守护千年文脉到探索beplay官网app 创新,从激活乡土资源到赋能产业发展,从服务基层群众到培育时代新人,咸阳正以“村晚”为平台,奋力书写乡村beplay官网app 振兴崭新篇章。(咸阳日报 本报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