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贞元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的新路子,全面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员队伍成为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稳定器”,为基层社会治理添力赋能。
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全面完善了全镇30个行政村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推广建立专业化、社会化调解员队伍,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离退休干部吸收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将“法律明白人”组建到机构中,努力做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截至目前,全镇已有调解组织31个、人民调解员99名、“法律明白人”150名,参与调解的法律工作者3人,30个村级调委会均配备齐全办公设施,有效延伸调解工作触角。
健全人民调解模式。完善村级“个人+集体”调解机制,做到一般矛盾纠纷由调解员直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采用调委会集体调解方式;完善分级处置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涉及人数、财产数额等情况,分级归类到村级调委会、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完善司法保障机制,树立大调解理念,对重大矛盾纠纷及时联系公安、司法机关有效参与介入,积极做好导入诉讼和协助起诉工作,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萌发、治理于村镇、稳控在当地。
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两长”职能,推广“枫桥经验”“六尺巷调解法”,大力推行村民小组议事会、村民小组事务公示、乡贤治村等模式,实现农村基层“民声有人听,民事有人办,问题有人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创建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优势,积极鼓励其他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多元化解工作,形成多点、多级、多专业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发挥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作用,将人民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元调解组织与派出所、法庭、平安法治办有效对接,实行矛盾化解和依法处理相结合,促进了全镇多起矛盾纠纷进行了多元调处化解,实现息诉罢访。(咸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