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明网 > 聚焦沂蒙
道德榜样在行动|杨利萍:学为人师好榜样 孝悌至诚记心间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临沂文明网

  杨利萍,女,1975年10月出生,沂水县高庄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她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家庭责任,常年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以至爱之心亲学针灸,唤醒植物人弟弟,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坚持不懈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她是真正的师者,是在工作、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守护教师生命本色的引路人。

  祸福旦夕间 孝道本无言

  2008年,一场意外事故从天而降,父亲摔成重伤,急需一笔救命钱。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身为家中老大,重担全落到了杨利萍身上。当时的她,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供孩子上学。父亲住院期间,她多次隐瞒家人,透支身体赚钱贴补医疗费用。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身子骨渐渐硬朗起来。

  2019年1月,杨利萍的母亲不幸被查出肺癌晚期,半年后撒手人寰。身处巨大悲痛的她,从未忘记过教育教学任务,不落一节课,尽最大努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然而,生活并未因此而善待她。同年12月,父亲再度查出肺癌,好在发现及时,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她果断为父亲办理住院,及时做了手术。父亲生病住院期间,她利用工作之余,尽可能拿出更多的时间常伴床侧,不仅在生活上照料得无微不至,更在精神上给予父亲极大的宽慰和鼓励。

  人间有至悌 不负有心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20年4月,一场飞来横祸,再次打击这个家庭,杨利萍的弟弟不幸在意外事故中深受重伤,不省人事。经医院全力抢救,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却从此成为了生活不能自理的植物人。弟弟住院治疗期间,她坚守自己的本心,怀着对弟弟深深的爱,夜以继日地为他翻身、擦洗、按摩捶背、打流食、喂药、物理降温......她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工作,在看不到希望的岁月里,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亲朋好友纷纷劝杨利萍放弃,但她还是万般不舍,顶着巨大的压力,恳求医院为弟弟做了第二次手术,修复了头骨,安上了脑室分流管。

  弟弟出院后,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和父亲、弟弟一起居住,一有课余时间,就跑去给弟弟按摩、擦拭,坚持做康复训练,不仅如此,她还专门学习了针灸,亲自给弟弟扎针治疗。两年期间,她非但没有耽误教学,还把亲人照顾得很好。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弟弟竟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

  不忘来时路 爱心溢满怀

  山区里长大的杨利萍,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走出大山后,她从未忘记过这片土地给予自己的厚爱与深情。听说村里要推进“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杨利萍和父母稍微商量了一下,毫不犹豫地捐出1万元善款。说实话,对于她的家庭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在她看来,为家乡捐款的行为,更饱含着她成长的记忆以及对乡亲们深厚的感情。

  不仅对自己的至亲,对其他亲人的苦难,杨利萍也是感同身受、全力相帮。三叔家的弟弟孤身一人带着3岁的孩子在沂水打工,生活十分艰难。两年前,他实在是撑不下去,不得已来到杨利萍家寻求帮助。杨利萍和丈夫商量后,很快就帮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丈夫还帮忙接送孩子,在工作之余的假期、周末,夫妻俩更是经常帮忙照顾孩子。

  她的爱心同样也传递到学校。或许是自己家庭多灾多难的缘故,看到家庭困难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就不自觉地多照顾几分。担任班主任多年,班里总有几个让她特别放不下的孩子。曾经有个在杨老师悉心照料下,吃百家饭(全班学生每人每周都多带一个煎饼给他)完成学业的同学,学有所成后,深怀感恩,为回报母校,通过杨老师赞助了6个孤困学生完成学业,让师者的爱一代代接力传承。

  身处一线教学岗位的她,有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面对祸不单行的家庭,有对亲人的爱与担当。她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间至爱。

责任编辑:
Q LL
主办单位: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备案号:鲁ICP备110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