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文明网> 聚焦沂蒙
强降雨过后 临沂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经受住考验
发表时间:2022-06-29    来源:临沂文明网

6月27日,强降雨来袭,通达南路一路通畅,没有积水。

通达南路往年雨后积水严重。(资料照片)

  6月26日至27日,临沂城区降雨达到大暴雨级别,平均降水量约160毫米。在应对本轮降雨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展现了强大的排水功能,整体排涝较为通畅,保障城区未发生大面积积水现象,检验了近几年来的治理成效。

  积水变无水 五洲湖等片区治理成效显著

6月27日的强降雨过后,五洲湖片区三河口小学附近无积水。

  “咦?路上没有积水呀!往年要是雨下得这么大早就汪洋一片了。”27日一大早,家住罗庄区的市民谭女士开车出门时发现,前几年一下大雨便会积水很深的通达南路与蒙山立交桥路段竟然没有积水,一路畅通。

  家住北城新区蓝钻庄园的张女士当天一早同谭女士看到的一样,“往年下雨的时候,小区周边武汉路积水很深,过马路都要蹚着水,非常不方便。昨天夜里下了这么大的雨,现在路上基本就没有水了,走起路来方便多了!”

  27日上午,记者在北城新区的武汉路、五洲湖附近路段发现,虽然大雨仍在哗哗地下着,但雨水很快便通过地下管网流走,地面上基本上没有超过鞋面的积水。

  近几年,临沂城区大力实施积水点治理工程。北城新区的五洲湖南片区、武汉路周边,兰山老城区的八一路临沂人民广场片区、西部的宏大路与大山路片区等几个大片区积水内涝问题得到整治,有效缓解城区内涝积水问题,而谭女士经过的通达南路已于去年3月全部建设改造完成。

  注重综合施策 城区积水点逐年减少

  自2017年以来,我市城区加大积水点治理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和点、线、面结合,分期分批列入城建计划实施积水点治理工程,截至去年共治理积水点69处。一些多年未贯通的排水通道相继被打通,一处处易涝点位通过“一处一策”得到整治,城区排水骨架日益健全,有效缓解了汛期积水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市级实施了通达路聚才路至涑河北街的排水方涵工程,打通涑河以北片区排水主通道。同时启动了金雀山路、大山路与临西十二路、蒙山大道沿线10余处积水点位的治理工作。目前城区基本能够有效应对标准内的降雨,个别低洼区域出现积水一般能够在降雨结束后1个小时内自行消退。

  坚持高点对标 推动排水防涝能力再上新台阶

  今年,市级实施4项积水点治理工程,新建、改造雨水方涵(管网)37.5公里、检测修复管网780多公里、修复河道3.6公里,并对泵站、闸坝进行大修等。新建排水设施均执行有关标准规范上限值,雨水管网、方涵等按照5年一遇标准建设。通过科学实施工程,临沂城市的排水系统不断健全,排水防涝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本次强降雨,城区无明显积水点,有力保障了城市安全度汛。“十四五”期间,市城管局将立足全面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继续谋划实施一批积水点治理工程,并做好同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的结合文章,进一步提升排水防涝能力,为应对极端天气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新闻

  多部门联动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市城防指6月26日晚7时启动了城市防汛Ⅳ级响应,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指挥中心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组织气象、水利、住建、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坐班会商,密切关注重点部位积水情况。市、区、街、居四级出动防汛人员1万多人、车辆机械479台次,加强立交下穿、铁路涵洞、地下商超等重点部位防控,全力做好道路排水,对低洼积水区域实施机械强排,清理倒伏树木、围挡、广告牌230余处,做好交通疏导,全力缓解降雨造成的交通压力。

  截至6月27日17:30,市城管局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共出动人工611人次,机械118台,清理断枝274,倒伏树木40棵,拉警戒线13处;市政管理中心出动强排车辆13台,在祊河路与蒙山北路、京沪高速公路与长春路交会处下穿等13处易涝点布防,并对长春路京沪高速下穿、北京东路温泉路下穿、启阳路兖石铁路下穿、蒙山高架化武路等多处积水点进行强排作业,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出动的强排车辆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实际排放能力,能够极大提高强降雨时部分路段、立交下穿的抽排能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新闻链接

  雨水情简报

  一、雨情

  6月27日8时至6月28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21.9mm,降水量排在前三位的站点是:沂南县安子站60.5mm,蒙阴县贾庄站59.5mm,蒙阴县岱崮站55.5mm。各县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临沭28.4mm,郯城27.8mm,蒙阴23.8mm,沂南23.5mm,费县22.6mm,莒南20.6mm,沂水19.1mm,三区18.4mm,兰陵17.9mm,平邑16.6mm。

  本次降水过程自6月26日8时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144.8mm,降水量排在前三位的站点是:莒南县朱芦站276.5mm,莒南县文疃站259.5mm,莒南县大山站255.5mm。各县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莒南237.3mm,兰陵169.1mm,三区159.9mm,临沭159.1mm,沂南138.7mm,费县132.8mm,平邑131.4mm,蒙阴113.9mm,沂水109.0mm,郯城96.5mm。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250.2mm,较历年同期偏多8.6%,较去年同期偏少7.3%。汛期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204.3mm,较历年同期偏多147.9%,较去年同期偏多92.2%。

  二、河道水情

  6月28日8时,沂沭河骨干河道洪水平稳回落。沂河临沂站流量850m3/s,沭河重沟站流量777m3/s,沂河葛沟站流量146m3/s,祊河角沂站流量248m3/s,蒙河高里站流量20.4m3/s,梓河水明崖站流量15.8m3/s,东汶河蒙阴站流量9.72m3/s,温凉河王家邵庄站流量25.4m3/s。

  三、闸坝水情

  6月28日8时,沂河刘家道口闸流量824m3/s,分沂入沭水道彭道口闸闸门全关;老沭河大官庄胜利堰闸流量51.3m3/s,灌溉洞关闭。新沭河大官庄泄洪闸流量796m3/s,放水洞关闭。

  四、水库水情

  6月28日8时,全市37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0.55亿m3,较历年同期偏多95.7%,较去年同期偏多4.6%。7座大型水库蓄水量分别为:岸堤25343万m3,跋山14592万m3,许家崖11618万m3,唐村5828万m3,沙沟2453万m3,陡山10844万m3,会宝岭9269万m3。出库流量:岸堤10.6m3/s,跋山12.5m3/s,唐村19.8m3/s,陡山19.5m3/s,其他水库未放水。

  目前,全市3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较26日8时增加10686万m3。其中:大型水库增加6680万m3;中型水库增加4006万m3。全市共有1座中型水库超汛中限制水位。其中:石泉湖(西)超限0.37m,出库流量18.0m3/s。

  全市30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2.55亿m3,较历年同期偏多91.7%,较去年同期偏少1.5%。

  临报融媒记者王友军 通讯员程亮 魏素贞 朱孔杰

    责任编辑:
    全 磊磊
    主办单位:临沂市委宣传部 临沂市文明办 备案号:鲁ICP备110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