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暖花开时节,行走在大街小巷,欣赏城市美景的同时,却也被飘飘洒洒、“絮絮叨叨”的杨柳飞絮弄得苦不堪言。面对这些“狂飙”的毛絮,很多市民已经近乎崩溃。尤其是过敏体质患者,更是苦不堪言。
春季是杨柳树繁殖的时节,随着气温回升,一年一度的“飞絮季”如约而至。杨柳飞絮是杨柳科植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盛花期集中在4至5月,是单性花,雌雄异体,分为雌株与雄株,雄花开放后会产生花粉,花粉飞散在空气中,花絮落于地上,不会造成很大影响。雌株的花序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的葇荑花序,每一朵小花发育后长成一个小蒴果,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的绒毛,待种子发育成熟后,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漫天随风飞散,这就是常说的“杨柳飞絮”。
为解决好杨柳树飞絮问题,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从2019年开始进行城区杨柳絮防治试验,采取为杨、柳树雌株注射花芽抑制剂或喷洒凝絮剂以及采取高压水枪冲洗、修枝剪条等措施对济源大道、湨河两岸等重要路段开展了防飞絮的试点工作,试验路段杨柳絮得到有效控制,收效甚好。2022年开始于大面积重点推广防治方法,近几年防效显著。但现有手段难以根除杨柳飞絮,仍有约30%的飞絮会产生。对此,示范区济源园林绿化中心技术员刘东风表示,目前花芽抑制剂对杨柳飞絮的抑制率为70%左右,还有30%的飞絮依旧会产生。按照每棵雌树能产生约1公斤的飞絮来计算,还有0.3公斤的飞絮仍旧会产生。由于飞絮重量极轻,因此从数量上看仍旧不少。此外,综合防治也不能做到根除,高压水枪冲洗之后,随着气温上升还有部分飞絮会重新飘起,预计5月下旬市内飞絮将会结束。
虽说飞絮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阶段性的影响,但这些树种在生态上有很多优点,不能因为飞絮就否认它们的生态效应。杨树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而柳树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的生态功能。
刘东风表示,示范区园林绿化中心正在进行杨柳树雄株繁育试验。同时,在今后城区市政绿化中将不再使用杨、柳树雌株,并结合城市改造项目,逐步更换老弱病残杨柳树。通过综合治理会逐年减少杨柳飞絮对广大市民生活的影响,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