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川县持续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目前,已累计推出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举措20余项,审批时限和环节平均压缩85%以上,全链条审批效率总体提速80%。
实行“一窗无差别受理”。线上,工程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审批,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实现即时办结,对不符合条件的实行一次性告知;线下,工程建设审批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及时将受理事项推送至相关审批部门,实现“一站办”“一次办”“一链办”。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受理办事流程进行超前谋划、科学合并、完善配套,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4项审批事项合并为1个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由原来的4套缩减为1套,压缩审批时限60%以上。
试行分阶段设立建设主体办理建筑许可。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以村集体为土地使用主体办理项目备案、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复,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合作方成立合作经营公司;在施工许可阶段,以合作经营公司为建设主体办理施工许可,由合作经营公司承担安全、质量主体承担;项目竣工后,以“三权分置”为原则,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办理不动产产权证。
推行“多证”高效联办。改“串联”旧模式为“并联”新模式,依托“一体化投资审批系统”实行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阶段的并联审批新模式。改革后,企业只需要填一份表、提交一套资料即可办理多个证件。
推行“拿地即开工”新举措。面对企业办理土地手续时间长、开工难等问题,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审批模式,建设单位可根据施工进度,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和“主体施工”两个阶段自主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改变了以往项目全流程审批拿到施工许可证后才能动工建设的传统模式,精准解决了建设项目基坑开挖部分及时合法开工的问题,为项目平均缩短1-3个月的建设工期。
推出施工许可“集成办理”新机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高频事项集成办理改革,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集成办理,实现了施工许可阶段事项“多证联办”。
工程建设项目服务“零距离”。实施“全代办”服务机制,组建项目管家团队,选拔一批审批业务过硬、沟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为项目审批“项目长”,由项目长对项目审批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审批事项提供“一对一”“点对点”专业指导服务,对项目审批以外的公共服务事项和其他服务事项提供帮办服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吴艳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