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
“软硬”升级,老市场焕新颜

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 (司浩金 摄)
7月8日一大早,连日来的阴雨天刚刚放晴,位于凤台西街南侧,紧邻凤城路和西环路的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现场,早已是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在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整个钢结构大棚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施工人员分散在各个作业区域,进行砌墙体、加固内部根基、吊装顶部瓦材等作业。
项目负责人叶晋忠介绍说,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是在原绿欣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项目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000万元,规划新建地上两层钢结构大棚,配套建设室内外装修工程及相关基础设施。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0%,现在正在进行雨水管道和室内暖气的安装。
“原来的绿欣农产品市场作为整个市区西南片区最大的农贸市场,为周边市民提供着便捷服务,市场生意非常好。”家住泰昌社区的李师傅告诉记者,市场周边交通便利,有泰昌、晋钢、阳电等多个大型居民小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由于原市场建筑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设备老旧,整体环境“脏乱差”,尤其是赶不上当前市民便民需求,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改造势在必行。“如今,周边有这么多居民小区,确实需要有个大型综合市场。”
小市场,大民生。2023年,在市“两会”上票决的12件民生实事项目中,其中一项就是要在市区新(改)建5处基础设施完善、商品科学分区、环境卫生良好、经营秩序井然、管理文明规范、功能业态丰富的新型便民市场,以方便市民的日常购物需求。截至目前,南村便民市场、晓庄便民市场、泽北便民市场、景西路便民市场和双源便民市场均已全部(改)建完成并投运,既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为流动商贩提供了经营场所,也有效缓解了市区现有农贸市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补齐了城市短板,提升了城市形象。
2024年,城区聚焦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工程,3月20日开工实施了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让周边居民家门口的菜市场旧貌换新颜,为市民提供舒心、安心的购物环境,并推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基础设施是改造的基础,内核的转变才是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叶晋忠介绍说,改造后的绿欣生活广场,是一座集蔬菜瓜果、水产禽奶蛋、米面粮油等农副产品供应仓储、物流运输、结算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智慧市场,同时兼营餐饮小吃、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项目,具备网络电商、食品溯源、智能监控等多项功能,项目建设后预计可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在改善市容面貌、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周边居民打造舒适简约、干净放心的市场环境,充分满足群众一站式购物的需求。“项目通过打通农贸产业链闭环,可以让晋城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让外地的优质农副产品走进来,同时可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这里周边居民多,消费能力也不低,等市场改造好以后,我就第一时间申请入驻,相信生意肯定会好的。”提起未来,在绿欣生活广场附近经营水果生意的王强充满了信心。
“绿欣生活广场改造项目完成后,可以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的商铺和摊位,同时周边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市场使用率。”叶晋忠说,下一步,将抢抓黄金施工期,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倒排工期、挂图作业,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9月份投入使用。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项目为先、实干奋进’,深入践行‘服务是海’理念,积极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投入使用。”城区南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韩东宁说,项目建成后,将协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早日让周边老百姓享受到最优质的生活服务。(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