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家训“上墙进户” 文明风尚“入眼入心”

来源:襄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胡俊卿  时间:2024-07-10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在襄州区黄集镇毛岗村,每家每户门头上都张贴有这样的家规家训。

近年来,襄阳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完善村规民约修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让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上墙进户”,真正将文明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向善向上、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文明之风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本土beplay官网app 特色的“文明密码”。

村规民约改出新风尚

推窗见绿,开门就是风景。

走进毛岗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家家有树,户户有花,田园风光美不胜收。道路整洁连村巷,鸟鸣清脆伴花香,村庄入口处,“全国文明村”的牌子尤为醒目。

移步入村,“遵示勒石”碑旁的新村规民约10条引人注目。

“这是村里的新‘标尺’,带来的改变不止一点。”毛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正良说道。

2017年,毛岗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现了140余年前的“遵示勒石”碑。

碑文刻有“村规民约”9条,涉及民众生产生活、乡风民俗等方面,主要有不准散养家畜践踏庄稼,不准开设赌坊引诱良善子弟,不准以寻草之名偷割青苗,不准以捡麦穗、稻穗之名偷割庄稼等古老规约。

毛岗村有239户1039人,村民靠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民风淳朴。

这样一个“镇村之宝”让村民充满自豪,也激发了村民将良好乡风文明传承下去的热情和信心。毛岗村“两委”因势利导,做好石碑的保护工作,在旁边竖立一块宣传栏,对碑文进行解读。

“新时代新风尚,我们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也要弘扬新时代的文明乡风。”随后,村里结合新时代文明新风,制定了10条新的村规民约,包括环境治理、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新办、反对铺张浪费等。

为破解执行上的“堵点”,毛岗村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以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作用,将基层治理、村民重点关心的问题摆在桌面上,发动各方力量共同解决治理难题。

“新的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共同制定的,一字一句都是结合本村实际而来,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新村规民约,‘约’出了崭新村容村貌。”73岁的村民王安定说。

“如今家家户户都是窗明灶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连菜园子都整理得像个小花园。邻里之间相处和谐,大家互帮互助,村里生机勃勃,充满着正能量、新气象!”村民们有感而发。

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少请客,不办酒,减压力,减负担……”在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墙上精致的《白云村文明办酒“三字经”》和村规民约格外显眼。

上墙的村规民约和《白云村文明办酒“三字经”》不仅为农村人居环境增添了艺术气息,也让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以前村民办红白事,大家都比着办,铺张浪费严重。”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村民吴修岗谈起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时直摇头,“风光宴请的背后有时还涉及债务,大额礼金也让一些前来吃席的客人叫苦不迭。”

2017年,白云村红白理事会创作了《白云村文明办酒“三字经”》和村规民约。

为了让《白云村文明办酒“三字经”》和村规民约的内容家喻户晓、入心入脑,成为村民生活中自觉遵循的准则,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成员组成宣讲团,走进村民家中,为村民详细讲解,并将其制作成口袋书,方便大家携带翻阅。

“以前,村民的红白喜事办酒席,浪费很大,随礼的人也不堪重负。《白云村文明办酒‘三字经’》和村规民约推行以来,村民的红白事都会自觉简办。”白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朋说道,“大操大办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村民们也觉得‘从里到外’一身轻松。”

“人情担子轻了,邻里的关系也更和谐了。”村民吴修芝说。

白云村每年还会拿出10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分红。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beplay官网app 惠民多姿多彩、孝老爱亲蔚然成风……近年来,白云村先后获得全省文明村、全省宜居村庄等称号。如今,村规民约带来的文明新风尚正在白云村蔓延开来。

美丽乡村展现新气象

“婚丧嫁娶望节俭,莫羡胡吃与海花”“夫妻和睦家庭旺,尊老爱幼美名扬”“城乡服务一体化,幸福生活千万家”……襄城区尹集乡青龙村的村民公约入选2017年全国优秀村规民约。

“好的村规民约,能让一个村展现新气象。”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刘华庆表示,这份村规民约内容涉及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婚丧嫁娶以及邻里纠纷如何协商处置等。

“我家的家风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我家的家风是孝敬老人,关心他人。”“我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近日,在全国文明村、襄城区卧龙镇高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民们正在分享自己家的家风家训。

高湾村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村庄”,“约”出“美丽家园”,“约”出“道德新风”,为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高湾村还围绕村规民约开展“身边好人”“孝亲敬老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传承培育文明乡风,深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我们除了将村规民约在村内重要位置‘上墙’之外,还制作了家风家训展示牌,‘进户’张贴。”毛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正良介绍,“每家都不一样,根据村规民约,再结合每家的情况拟定。”

家风家训刻在木牌上,文明之风吹进心窝里。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带出了好的风气,家风带民风、民风助村风,进一步唤醒村民们崇德向善的朴素情怀,将文明道德新风吹遍襄阳大地,吹进百姓心田。

操作选项

  • 字体大小:
  • 宽屏阅读:切换
  • 打印文本:打印

专题集锦

  • 未标题-2.jpg
  • 未标题-1.jpg
  • 1212.jpg
  • 未标题-1.jpg
  • 文明校园.jpg

分享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