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不仅仅是给患者开药、做手术,更要看到‘人’。”说这话的是贵港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科主任医师覃涛。近日,记者到该院采访,覃涛治病更治“心”的做法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让患者重见光明是一件开心事
2006年本科毕业后,覃涛就开始从事眼科工作,现为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科主任、医务科副科长,专长各类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斜弱视、眼干燥症等治疗,以及青少年近视防控等,处理院内行政事务、出门诊是他的工作常态。
“看到了!我终于能看清东西了,谢谢覃医生。”一天,当医护人员给一名做了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揭开纱布时,患者顿时热泪盈眶,紧紧握着覃涛的手,不停地道谢。这样的场景,在覃涛的从医生涯中屡见不鲜。
从107岁的老阿婆到刚出生的婴儿,覃涛主刀的患者不下千人。高度近视的青少年,视力矫正后顺利入学报到;患有白内障多年的老人,术后看清家人脸庞的激动模样……这些动人瞬间,深深刻在覃涛的心里。
“每当成功地帮助一个患者恢复视力或减轻眼部不适时,自己就像在比赛中拿了冠军一样开心,很有成就感。”覃涛说,患者的一个笑容、一声肯定,就是他在医疗工作中最大的动力源泉。
自主刀以来,覃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因白内障致盲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为我市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近千例、眼部肿瘤切除300多例,帮助患者重见光明或减轻眼部不适,极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实操经验,41岁时,覃涛成为该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并兼任广西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保健与眼视光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广西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等多项职务。
治病更应治未病
对于覃涛来说,医治眼部疾病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他觉得自己更重要的责任在于青少年视力的预防和教育。
近年来,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情况不容乐观。2023年,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科正式成立,覃涛认真研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等有关文献,主持建设“五级近视防控体系”,并设计制作《屈光发育手册》,带领科室人员,通过造册随访、动态跟踪儿童青少年的眼部情况,帮助家长有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难题。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根据手册内容,他们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非常方便。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74人完成《屈光发育手册》造册。
不仅如此,覃涛还积极参与各类儿童青少年眼部健康教育宣讲活动,带领科室成员到社区、学校、乡镇等开展视力屈光筛查。截至目前,市妇幼保健院眼视光科共完成我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屈光筛查近3.7万人(次),为提升全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不只治病更治“心”
随着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覃涛发现,大多数白内障、青光眼等患者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眼科医生不仅仅是给患者开药、做手术,更要治‘心’。”覃涛认为。
因此,病人来找他看病时,覃涛都会与病人拉家常,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对于抑郁情绪较重的青光眼患者,覃涛还会通过讲趣味故事、名人事迹等办法,排解患者内心的压抑情绪,帮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因此,和蔼可亲、谈吐幽默、待人真诚的覃涛成为了不少患者的知心朋友。
“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奖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为更多患者解决眼科疾病问题。”覃涛说。(见习记者 陆颖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