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文明办

主办

【我们的节日·七夕】为老兵补办婚礼

颍州晚报

  8月10日,颍泉区行流镇举办的“致敬功臣·老兵圆梦”七夕活动暨文艺演出上,出现了温馨一幕:退伍老兵吴松身着军装,爱人王金芝身披婚纱,儿孙们赶到现场送祝福……这场“迟到”50年的婚礼,终于“补”上了。

  吴松是行流镇仁和村人,现年73岁。他从小就爱看军事题材的电影,“那时,对我们来说,当兵保家卫国是件非常光荣的事。”

  1969年11月,吴松参了军,到河北省邯郸市当兵,1974年2月入党,1976年退伍。期间,他曾多次执行重大演习演训任务,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多次受到营、连嘉奖和表彰。

  1973年6月,吴松回乡探亲。“我与王金芝就是那个时候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吴松介绍,王金芝当时在家务农,长相清秀,他一眼就相中了她;而王金芝从小就崇拜军人,她也相中了他。两人见面后,吴松返回部队。“那时没有手机,电话也很少用,在部队期间我与王金芝主要靠写信联系。”吴松说,两人通过书信互诉衷肠,感情快速升温。

  1974年底,部队考虑到吴松的个人问题,专门批了假让他回乡结婚。回到家乡,吴松与王金芝办理了结婚证,但就在家中为两人操办婚礼时,部队来了一封紧急电报,让吴松火速归队。

  吴松接到电报,就立马返回部队,婚礼也没办成。这一回,吴松直至退伍才回到家乡。

  结婚50年来,吴松与王金芝两人相濡以沫,从没红过脸,如今已经是儿孙满堂。多年来,吴松一直有个遗憾:欠王金芝一场婚礼。“此次参加活动,王金芝是第一次穿婚纱。”吴松说,这场婚礼虽“迟到”了50年,却弥足珍贵。当天,老两口的儿孙也赶到了现场,为老人送上祝福。

敬请关注“阜阳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 网站首页
  • 领导动态
  • 文明实践
  • 身边好人
  • 文明创建
  • 爱阜阳我助力
  • 未成年人
  • 通知公告
  • 文明播报
  • 志愿服务
  • 道德建设
  • 乡风文明
  • 我们的节日
  • 公益广告

首页>我们的节日» 正文

【我们的节日·七夕】为老兵补办婚礼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2024-08-12 16:30:00 颍州晚报

  8月10日,颍泉区行流镇举办的“致敬功臣·老兵圆梦”七夕活动暨文艺演出上,出现了温馨一幕:退伍老兵吴松身着军装,爱人王金芝身披婚纱,儿孙们赶到现场送祝福……这场“迟到”50年的婚礼,终于“补”上了。

  吴松是行流镇仁和村人,现年73岁。他从小就爱看军事题材的电影,“那时,对我们来说,当兵保家卫国是件非常光荣的事。”

  1969年11月,吴松参了军,到河北省邯郸市当兵,1974年2月入党,1976年退伍。期间,他曾多次执行重大演习演训任务,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多次受到营、连嘉奖和表彰。

  1973年6月,吴松回乡探亲。“我与王金芝就是那个时候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吴松介绍,王金芝当时在家务农,长相清秀,他一眼就相中了她;而王金芝从小就崇拜军人,她也相中了他。两人见面后,吴松返回部队。“那时没有手机,电话也很少用,在部队期间我与王金芝主要靠写信联系。”吴松说,两人通过书信互诉衷肠,感情快速升温。

  1974年底,部队考虑到吴松的个人问题,专门批了假让他回乡结婚。回到家乡,吴松与王金芝办理了结婚证,但就在家中为两人操办婚礼时,部队来了一封紧急电报,让吴松火速归队。

  吴松接到电报,就立马返回部队,婚礼也没办成。这一回,吴松直至退伍才回到家乡。

  结婚50年来,吴松与王金芝两人相濡以沫,从没红过脸,如今已经是儿孙满堂。多年来,吴松一直有个遗憾:欠王金芝一场婚礼。“此次参加活动,王金芝是第一次穿婚纱。”吴松说,这场婚礼虽“迟到”了50年,却弥足珍贵。当天,老两口的儿孙也赶到了现场,为老人送上祝福。

责任编辑:蔡劼

阜阳市文明办 主办 阜阳日报社 承办 阜阳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jswmxxzx@126.com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志愿阜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