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2021—2023年度东莞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的通报》。通报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开展2021-2023年度东莞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文明创建评选结果,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石龙镇忠维村等39个村“东莞市文明标兵村”称号,授予大岭山镇太公岭村等8个村“东莞市文明村”称号,授予东莞市水务监测中心等54个单位“东莞市文明标兵单位”称号,授予东莞市老干部大学等83个单位“东莞市文明单位”称号,授予东莞市第一中学等50个学校“东莞市文明校园”称号,授予袁敦卫家庭等100个家庭“东莞市文明家庭”称号。
市委、市政府希望受通报的村、单位、学校和家庭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各园区、镇(街道)、各单位要向受通报的先进beplay2体育官网 学习,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激发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奋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市文明委发布《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东莞市文明镇、文明(标兵)村、文明(标兵)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通报》,通报指出,为展示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励各园区、镇(街道)和各单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按照从严把关、确保质量的原则,经过严格复查,市文明委决定继续保留望牛墩镇等4个镇“市文明镇”称号,继续保留石龙镇林屋村等127个村“市文明标兵村”称号,继续保留中堂镇蕉利村等161个村“市文明村”称号,继续保留东莞市机关幼儿园等308个单位“市文明标兵单位”称号,继续保留东莞科学馆等303个单位“市文明单位”称号,继续保留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等198个学校“市文明校园”称号,继续保留朱淑仪家庭等188个家庭“市文明家庭”称号。
相关链接1:
2021—2023年度东莞市文明(标兵)村、文明(标兵)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名单

相关链接2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东莞市文明镇、文明(标兵)村、文明(标兵)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