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部滚动 全会.jpg
  • 顶部滚动 新思想.jpg
  • 字11高70 八项规定.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骑行应有“道”文明绘风景

发表时间:2025-04-16 16:3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最美人间四月天,骑着共享单车畅游绿道,成为时下不少蓉城市民的“心头好”。春风拂过锦江,天府绿道的海棠、玉兰、樱花次第绽放,一辆辆单车载着欢声笑语穿梭而过。作为成都人引以为傲的"翡翠项链",总里程超6000公里的天府绿道不仅是城市生态屏障,更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幸福通道"。

  文明骑行是对公共空间的敬畏之心

  绿道风景虽好,却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的骑行爱好者以高时速在绿道亲子骑行区表演“贴地飞行”,吓得一旁的孩童哇哇大哭;青龙湖芦苇栈道旁,三五青年为拍摄炫技视频反复冲刺,碾碎了路边盛开的春花。节假日在悦动彩林单车流量大的区域,不少竞速爱好者盲目竞速,引发刮擦争吵……须知,绿道不是竞技场,文明骑行是对公共空间的敬畏之心,是公民素养的“试金石”。骑行者在一条条绿道上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文明的温度。当“速度与激情”僭越了公共空间的共享本质,当共享单车横七竖八乱停乱放,当刺耳的车铃声惊起枝头鸟雀,再美的风景都会黯然失色,再多的炫技也不会赢得周围的掌声。

  文明骑行是对乡土记忆的温柔守护

  春风掠过空港花田,双流区绿道沿线的黄花风铃木摇曳生姿,从杨柳河畔到怡心湖岸,骑行者的身影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作为成都“翡翠绿链”的重要节点,双流区已建成绿道423公里,串联起18个公园和36个林盘院落,成为市民享受慢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在黄龙溪古镇,锦江与鹿溪河交汇处,古桥老树与骑行绿道相偎相依。骑行爱好者畅行其间,看到行人主动减速,遇到人多车多的路口,停车让行,不抢道不占道,在古镇享受惬意慢时光。骑行者们明白,自己脚下的车轮驶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农耕文明的肌理,需要以温柔之心轻抚。当每个人从“旁观者”变为“守护者”,文明便从规则上升为自觉,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绿道才会更加美丽。

  文明骑行是城市温度的生动注解

  在蓉城美丽的绿道上,始终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有为骑行者免费提供气筒、医药箱、创可贴等便民服务的志愿者;在天府绿道,由30名中学生组成的“护骑小队”每逢周末上岗,用稚嫩双手扶起倒地单车、清理丢弃水瓶。在绿道上,有提供车辆维修工具和饮水服务的志愿服务驿站,还有拾金不昧、归还数码相机的骑手,更有无数文明骑行督导员……这些平凡人的点滴善举,恰似锦江的春水,润泽着城市文明的根系。快慢皆是风景,进退自有方圆。骑行爱好者的每一次文明骑行,都是对城市温度的生动注解。当每一辆单车都能“文明归位”,每一次骑行都能“礼让三分”,绿道之上便会流淌出秩序与温情交织的和谐乐章。

  从杜甫笔下"晓看红湿处"的古典审美,到如今"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建设,成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歇。当我们以文明为缰绳,让疾驰的车轮学会等待,让躁动的心灵懂得克制,一条条蜿蜒在蓉城花海中的绿道终将成为度量城市文明的标尺,每个转动的车轮都将成为公园城市的文明刻度。速度的激情需要文明的缰绳,自由的车轮当有规则的轴承,正如一位骑行爱好者的感言:“快慢之间自有风景,进退之时皆是修养。”骑行应有“道”,文明绘风景!

  让我们以礼相待、以矩同行,在春天的绿道上,“骑”出诗意栖居的成都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