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安阳来说,我们既有守正的底气,更有创新的勇气。
近年来,安阳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安阳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
聚力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实施创新型企业金字塔梯次培育工程,去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700家。新增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90家,总量达146家,位居全省第二。林州光远新材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翔宇医疗获评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低空经济为例,安阳将为全省低空经济提供“安阳技术”,高标准服务开展蓝天实验室工作,尽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打造高水平低空空域管理提供“安阳经验”,利用网格化数字技术精细划分低空空域,升级建设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争取与国家民航局UOM(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对接上线,打造低空管理综合示范样板,为建立全省统一的无人机飞行管控服务平台打好基础;为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贡献“安阳智慧”,探索低空飞行与文旅融合等消费场景,拓展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城市治理、航空救援、低空物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打造更多看得到、摸得着的低空经济新业态。
全力集聚高素质创新人才。“洹泉涌流”“一岗一房”等人才政策持续推新,去年新建人才公寓5285套,招引博士后等青年人才、本科以上潜力人才1.9万人,新增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2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成为指导安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该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安阳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即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
目前,安阳市委、市政府已经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强市建设的根基命脉进行系统谋划,提出要持续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梁八柱”倍增跃升行动,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强化数字赋能转型,加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阳市委书记 袁家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