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热心人帮帮团”擦亮文明实践品牌
“刚才,崔奶奶儿媳来电说大雨将她家屋顶的瓦冲落了部分,堵住地下出水口,请在附近的‘团员’及时帮其清理一下。”7月11日,安徽省霍山县境内普降暴雨,家住衡山镇文盛社区通贤街小区独居老人崔奶奶发现房瓦脱落,联系其在外上班的儿媳向社区求助。社区立即通过“文盛社区热心人帮帮团”微信群向附近的成员“派单”,志愿者们及时赶到崔奶奶家清理落瓦,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是文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23年2月创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热心人帮帮团”成立以来的第116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在和谐园小区帮徐奶奶更换导线和灯管
文盛社区位于县城老城区,常住居民7000余人,60岁以上人群近1500人,占总人口21%。近年来,社区网格员在日常网格巡查时发现,很多独居或留守老人经常遇到灯管坏了、水管破损、钥匙丢了等繁琐小事,因子女在外无法维修,给老人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为此,文盛社区对老年人经常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网格员们发挥自己“小灵通”的作用,摸排号召辖区内有爱心、热心公益的老维修工、开锁师傅、管道修理员、管道工、小家电修理人员等各行各业能工巧匠,组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更好地服务老龄群体生活小难题,让银龄一族幸福地融入社区生活。
志愿者陪同独居老人共度腊八节,为老人送去节日祝福。
2023年2月,文盛社区“热心人帮帮团”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在各小区群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让辖区内有困难的群众“点单”;同时,社区建立了“热心人帮帮团”微信群,将群众需求推送到群里“派单”,志愿服务小分队“接单”服务,形成了“居民点单—社区线上派单—组织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补齐社区服务专业能力不足短板。一年来,随着“帮帮团”服务项目多元化,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容,“团员”们以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银龄”群体的幸福指数。
文盛社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辖区资源优势,突出服务特色,将“热心人帮帮团”项目打造成个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品牌。2023年9月,社区邀请霍山徽衡老年公寓(养老机构)康复师、社工等专业服务人员加入“热心人帮帮团”,为低保、残疾、高龄、独居等困难家庭开展上门帮扶服务。为提升文明志愿服务精准化、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志愿服务团队将服务内容分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个人行动不便者,组织志愿者上门提供助洁、助浴、助医、助急、代购服务等志愿服务,组织被助群众加入社区活动,提升其社会认同感。二是针对关系不睦的家庭,志愿者组织被助家庭成员开展互动活动,并通过安全意识、生活指导、护理服务、心理慰藉等培训,提高家庭成员护理技能和水平,协调家庭关系。三是针对缺失社会交流的家庭,“热心人帮帮团”与属地医院、学校等协作,帮助其与社区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帮助这些家庭成员参与到社区教育、健康宣传和户外活动等活动中来,引导被助家庭融入到社会大家庭。同时,“热心人帮帮团”也为低保户、独居老人户、残疾人户分别建立了“红、蓝、绿”的“三色”档案,为社区建立常态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提供可靠的大数据支撑。
组织“临时理发店”“移动医务台”活动,为辖区内的高龄老人送去新春的关心与关爱。
随着“热心人帮帮团”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增多,文盛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氛围也更加浓厚。在春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热心人帮帮团”组织开展入户陪伴、居家服务、吃腊八粥等特色活动;在日常关爱中,服务队成员会组织“临时理发店”“移动医务台”等文明实践活动;在恶劣天气时,志愿服务队及时赴行动不便或老年人较多的小区开展帮扶活动……如今,志愿精神在这里已经开花结果,鲜艳的“志愿红”已成为文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底色。(刘太金 金莹)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