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湾社区:“五微”聚“五心” 点亮文明实践之光
文明实践,见“微”知著。近年来,鸠江区四褐山街道四湾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探索推行“微阵地、微网格、微服务、微解答、微智慧”的“五微”模式,依托现有资源和设施做好“硬实力”支撑,从小切口入手、在细微处用力,通过点滴“微”改变,打造群众“微”幸福,构建一站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
微阵地,聚力凝心。社区不断整合阵地资源,“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打造好人工作室、人大代表工作室、矛盾调解室、红色物业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零距离”微阵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群众幸福生活的“加油站”。邀请党员、好人代表用“烟火气”的质朴语言,把政策解读与群众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把“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为依托,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将阵地用起来、活动开展起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微网格,共治齐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缩小管理单位,细化管理对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落实落细,以“小网格”助力志愿服务“大目标”。建立“社区党委—网格支部—网格长—志愿服务队”四级服务体系,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管理机制。通过定格、定人、定事“三定”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压实治理服务责任,实现服务“全覆盖”、诉求“快响应”。
微服务,有爱贴心。社区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征集辖区内群众的“微心愿”,组建红色党建先锋、橙色睦邻花开、黄色悦享beplay官网app 、绿色绿满家园、青色益路童行、蓝色守睦平安、靛色兰智惠民、紫色智享银龄“八色”志愿服务队,圆梦群众“微心愿”。建立安心巡逻、群防群治、益心扶老、筑爱助残等服务岗,常态化帮扶残疾人、老年人、妇幼等弱势群体,多场次、分类型、多样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提升文明实践活动工作水平。并建立线上微信服务群,推行“一键式”主动服务,实现居民意见“代收”、急事“代跑”、难事“代办”,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微解答,解决忧心。“你倾诉,我解答”,社区坚持一线工作解答法,开展人大代表、社区书记、物业经理面对面接待,将身边的问题解决在身边。由社区老党员、好人、志愿者代表组成“金牌调解员”和法官、律师、民警等人士组成“专家助理团”共同成立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在议事协商过程中推行群众提单、平台接单、民主议单、中心派单、跟踪评单的“五单”工作法和“三色三级”工作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针对居民反映的热点诉求、邻里纠纷等问题,主动预防、提前介入、真情服务、化解矛盾,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微智慧,邻里舒心。社区发挥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贴近群众的优势,将文明实践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打造组织引领、志愿服务、老人自管、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养老模式。围绕智慧居家、智慧医康、智慧娱乐、智慧保障四大板块,提供助餐、医、洁、浴、行、娱、办、法、急智九大慧养老协助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使老人的子女生活工作更安心。建立“专业+志愿”的服务团队,邀请医疗机构定期走进养老中心开展健康讲座、就医指导、养老健康咨询等服务,志愿者提供书法、舞蹈、乐器等课程培训,在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里,开展包粽子、做月饼、百家宴等活动,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强老年人社会归属感,近几年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已提供服务12000人次。
文明实践,亮点纷呈。今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把小家变成大家、让小爱变成大爱,让文明实践走进百姓生活,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文明之花深植四湾沃土。(通讯员 陶文)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