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厚植文明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中安在线 2024-09-09 15:14

  “德耀鼓乡”深入人心,文明实践成果丰硕,乡风文明持续改善,近年来,凤阳县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好人引领文明风尚向上向善 

  建立选树机制,打造“德耀鼓乡好人凤阳”品牌,完善三级“身边好人”月评制度,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新乡贤”等选树活动。通过建立凤阳好人馆、开展学习活动和媒体广泛报道等形式,让好人声名远扬,让好事人人知晓。2023年9月22日,“中国好人”工作推进会及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凤阳县小岗村成功举办,受到中国文明网、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充分肯定。

  同时,制定《凤阳县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实施办法》,通过物质奖励、社会尊崇等七项礼遇和医疗保障帮扶、就学困难帮扶等八项帮扶措施打造“好人磁场”,深入实施道德信贷工程。2023年以来,评选出“凤阳好人”63人,入选滁州好人11人和第八届滁州市道德模范5人,入选数在全市均名列第一。评选“最美家庭”31户、“新乡贤”33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64人。144人次获得1400万贷款,好人有好报的社会导向悄然形成。

  壮大志愿队伍做实文明实践工作 

  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以学习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在中心(所、站)建立三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建由“五老”“五青”模范beplay2体育官网 、百姓名嘴等群体构成理论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等支队20余支、小队70余支,全县注册志愿者18万余人次,总共服务时长300余万小时。通过观摩交流和结对发展的形式,举办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培训班4次,对府城镇、玄武街道等地文明实践骨干轮训400余人次,推动文明实践规范化、常态化、精准化。

  此外,制定标准化建设方案,高标准打造滁州市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个,利用公园广场、红色纪念场馆等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12个,定期举办主题活动,组织1.1万余场主题实践活动,覆盖群众超过6万人次。

  推动移风易俗夯实乡风文明“底色” 

  制定印发《关于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促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乡镇(街道)工作指导,修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我践行”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民风。推广小岗村“美德银行”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打造“美德银行”试点,将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内容纳入积分设置进行积分兑换,并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草拟《凤阳县“美德银行”和美积分管理办法》,推动积分兑换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里”事和“家里”事,形成“互学、互比、互促”良好氛围。2023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共开展“村规民约我践行”活动500余场,打造积分兑换点48个。(耿梦云)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beplay体育太假了 宣传动态 部务公开 处室信息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专题专页 暖 新 闻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身边好人 文明风尚 文明传真 未成年人 学 雷 锋 公益广告 曝 光 台

安徽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县 » 正文

凤阳县:厚植文明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2024-09-09 15:14  中安在线

  “德耀鼓乡”深入人心,文明实践成果丰硕,乡风文明持续改善,近年来,凤阳县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好人引领文明风尚向上向善 

  建立选树机制,打造“德耀鼓乡好人凤阳”品牌,完善三级“身边好人”月评制度,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新乡贤”等选树活动。通过建立凤阳好人馆、开展学习活动和媒体广泛报道等形式,让好人声名远扬,让好事人人知晓。2023年9月22日,“中国好人”工作推进会及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凤阳县小岗村成功举办,受到中国文明网、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充分肯定。

  同时,制定《凤阳县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实施办法》,通过物质奖励、社会尊崇等七项礼遇和医疗保障帮扶、就学困难帮扶等八项帮扶措施打造“好人磁场”,深入实施道德信贷工程。2023年以来,评选出“凤阳好人”63人,入选滁州好人11人和第八届滁州市道德模范5人,入选数在全市均名列第一。评选“最美家庭”31户、“新乡贤”33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64人。144人次获得1400万贷款,好人有好报的社会导向悄然形成。

  壮大志愿队伍做实文明实践工作 

  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以学习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在中心(所、站)建立三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组建由“五老”“五青”模范beplay2体育官网 、百姓名嘴等群体构成理论政策宣讲、法律服务等支队20余支、小队70余支,全县注册志愿者18万余人次,总共服务时长300余万小时。通过观摩交流和结对发展的形式,举办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培训班4次,对府城镇、玄武街道等地文明实践骨干轮训400余人次,推动文明实践规范化、常态化、精准化。

  此外,制定标准化建设方案,高标准打造滁州市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个,利用公园广场、红色纪念场馆等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12个,定期举办主题活动,组织1.1万余场主题实践活动,覆盖群众超过6万人次。

  推动移风易俗夯实乡风文明“底色” 

  制定印发《关于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促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乡镇(街道)工作指导,修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我践行”系列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民风。推广小岗村“美德银行”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打造“美德银行”试点,将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内容纳入积分设置进行积分兑换,并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草拟《凤阳县“美德银行”和美积分管理办法》,推动积分兑换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里”事和“家里”事,形成“互学、互比、互促”良好氛围。2023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共开展“村规民约我践行”活动500余场,打造积分兑换点48个。(耿梦云)

责任编辑:王寅颖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