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构建“三网”呵护高龄独居老人
近年来,东至县聚焦脱贫高龄独居老人群体,从物质条件、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着手,构建“老有所依”责任网、“老有所养”保障网、“老有所乐”服务网,把关爱和温暖送到老人身边。
构建老有所依责任网
目前,东至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3163人,其中脱贫高龄独居老人302人,严重失能、特殊困难脱贫高龄独居老人39人。
全县15个乡镇237个行政村结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通过逐户走访调查,准确掌握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照料情况、自然增减等基本信息。每个季度第一个月开展一次全面摸排,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录入安徽省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脱贫高龄独居老人监测模块。
各村按照村民组合理划分网格,逐户落实镇级、村级帮扶联系人682人;以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左邻右舍为信息监测员,密切关注老人生活和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网格员、帮扶人联系;张贴爱心联系牌341处,标注帮扶联系人、网格员、信息员和老人子女联系方式,便于老人发生意外时能及时获得帮助。
该县建立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定期探访制度,做到“三访三问三帮”,即帮扶联系人每月至少到帮扶户走访1次,帮扶户患病期间至少每周到户走访1次,节日前到帮扶户走访1次,入户问困难、问收入、问健康,帮助代办政策补助落实、帮助购买药品和生活物资、帮助改善环境卫生。
构建老有所养保障网
东至县强化医疗保障、物质保障、居家保障,让脱贫高龄独居老人病有“医”靠、吃住无忧。
全面落实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服务,深入开展银龄安康行动,为“四类”人群老年人(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高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统保149.28万元,每人80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由村医上门提供健康体检;加强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由村医为农村独居老人提供每月1次入户问诊、慢性病管理,每季度1次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认真落实高龄津贴、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老年人助餐服务、房屋适老化改造等政策,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每人每月30至300元不等,为低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价值1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全县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51个,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按照每户6000元标准实施适老化改造,今年共投入资金205.2万元。
聘请第三方开发智慧养老平台,建立县域健康大数据中心,将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全部纳入智慧养老平台管理。实施“上门照护”购买服务,帮助符合条件的脱贫高龄独居老人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或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补贴,由承接服务的企业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清洁服务、紧急救助等服务。创新“老年人点单、家政者接单”部分有偿服务模式,老人“按需下单”,家政服务人员“应需上门”,帮助老人打扫庭院、收拾屋子、维修家电等。
构建老有所乐服务网
滴水虽微,渐盈大器;细微之处,更见真情。
东至县探索推行“脱贫户互帮互助”模式,坚持就近原则,从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中开发互帮互助岗位,帮助照料独居老人生活,给予每月300至400元经济补助。通过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收益和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等渠道,筹集资金,在全县22个脱贫村建设互助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关爱脱贫高龄独居老人的帮扶公益岗75个,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实现高龄独居老人有照料、脱贫户有增收。
鼓励家庭成员与脱贫高龄老人共同居住或就近居住。开展“送戏进万村”beplay官网app 惠民演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beplay官网app 生活。全县89家老年协会通过开展老年beplay官网app 节、“银龄安康”老年春晚、“夕阳红夫妻”“最美寿星”评选等活动,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依托村(居)委会干部、派出所民警等力量,积极引导左邻右舍和社会组织力量参与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关爱纾困工作。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将孝亲敬老作为评议加分项,引导更多人加入敬老队伍。成立志愿者医疗协会,为高龄老人开展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用药指导等服务。由县乡志愿者服务组织引导社会爱心人士,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和维修家电等服务。(通讯员 刘美花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