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多方合力助力烈士“寻亲”
在安徽滁州定远县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一座墓碑前,潘成祥一家对着大爷爷潘丁玉的墓深情一拜,并从墓前取走了一抔土,仔细地用红绸布一层层包起来,准备带回老家舒城。
今年,在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寻”志愿项目的帮助下,潘成祥一家找到了大爷爷的墓碑,长达80年的苦苦寻觅终于画上句号。
“感谢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圆了我们一家人的心愿。”潘成祥介绍,潘丁玉参军的时候给家里寄过一封信,之后便再也没有消息,直到收到烈士通知书,家人才知道大爷爷在战场上牺牲了。后经家族几代人不停地寻找,得知大爷爷可能牺牲在定远,便向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求助。
“当时的资料不充分,给寻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主任吴亚雅说,今年2月接到潘成祥求助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到当年战役发生地的山头、田间寻找考证,最终找到烈士墓安葬地,并完成散葬墓迁移工作。
为潘丁玉烈士家属寻亲,只是定远县开展烈士寻亲工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12月,在中共定远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对烈士褒扬提出要求:全县要广泛开展烈士寻亲工作,为更多烈士寻找到后人,挖掘英烈事迹,让英烈回家。
为落实党委要求,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定印发了《关于成立定远县“老兵寻”公益项目专班的通知》,建立了信息报告组、网络协查组、信息比对组、亲属核实组、数据统计组、宣传教育组等寻亲“六大组”的工作机制。
“我们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走村入户等方式,对烈士信息,边走访边核实,边比对边寻亲。”吴亚雅介绍,他们依托全县28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走访核实全县2000余名烈士的信息,建立烈士、遗属信息数据库,全面梳理烈士档案,实施“网格化”信息管理模式,为寻亲工作奠定了数据基础。
同时,该县发动“满天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马义民视频巡查室”、新四军研究会,利用全县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公安大数据为“老兵寻”提供信息检索保障。积极与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对接,向全国发布“老兵寻”和“向烈士致敬,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推送,不断提高烈属知晓率。
针对部分烈士信息不全或错漏等寻亲难点问题,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同寿县、睢宁县、沈阳市等地的10余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核查烈士信息、烈士墓安葬地、迁移散葬烈士墓事项,为烈士亲友“寻亲”提供精准信息。
截至目前,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帮老兵找战友 为烈士寻亲人”为载体,坚持多方助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推进“老兵寻”志愿服务项目,累计为94名老兵找到战友、为3位烈士寻到亲人。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