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南陵县:综合执法进小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

芜湖文明网 2023-08-31 08:50

  为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及时解决业主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办事有效率、诉求有回应、服务有温度,切实提升业主满意度、幸福感。南陵县将“家门口”党建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相结合,全力推动综合执法进小区,不断拉近与群众关系,让执法更有温度,赢得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优化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对焦工作重点。南陵县印发了《南陵县住宅小区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南陵县进一步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攻坚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的通知》,大起底大排查物业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让执法“住进”小区,听取业主声音,并对业主满意度回访,形成闭环管理。

  加强联合执法,多管齐下合力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组织联合集中执法进小区共39次,执法回头看11次,完成28个重点小区专项整治,共清理乱堆放2625处、飞线充电2033处、毁绿种菜516处、乱养畜禽26处、牛皮癣2689处、乱晾晒372处、非机动车乱停放2162处、非机动车僵尸车112辆。

  强化统筹协调,以点带面打通“神经末梢”。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利民网格治理圈,短平快解决小区居民求助事项,化解基层矛盾。开拓管理思路,逐步推行实施“先服务、再付费”的老旧小区管理理念。组织多样化开展党员教育、志愿服务、安全宣讲、卫生运动、共度传统佳节等IP活动136次,推动红色beplay官网app 贴近群众、融入生活。为无物业小区引入籍安物业公司,已完成第一阶段65个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任务,逐步推行实施“先服务、再付费”的老旧小区管理理念,实现了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下一步,南陵县将持续抓实居民小区常态化管理,推进“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物业、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作用,加强居民小区自治管理,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高效探索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化解新模式,奋力打造建设“生态宜居、邻里和睦、平安祥和、向善向美”的县域物业住宅小区样板。(朱天)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beplay体育太假了 宣传动态 部务公开 处室信息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专题专页 暖 新 闻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身边好人 文明风尚 文明传真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公益广告 曝 光 台

安徽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县 » 正文

南陵县:综合执法进小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3-08-31 08:50  芜湖文明网

  为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及时解决业主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办事有效率、诉求有回应、服务有温度,切实提升业主满意度、幸福感。南陵县将“家门口”党建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相结合,全力推动综合执法进小区,不断拉近与群众关系,让执法更有温度,赢得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优化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对焦工作重点。南陵县印发了《南陵县住宅小区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南陵县进一步提升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攻坚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的通知》,大起底大排查物业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让执法“住进”小区,听取业主声音,并对业主满意度回访,形成闭环管理。

  加强联合执法,多管齐下合力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组织联合集中执法进小区共39次,执法回头看11次,完成28个重点小区专项整治,共清理乱堆放2625处、飞线充电2033处、毁绿种菜516处、乱养畜禽26处、牛皮癣2689处、乱晾晒372处、非机动车乱停放2162处、非机动车僵尸车112辆。

  强化统筹协调,以点带面打通“神经末梢”。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利民网格治理圈,短平快解决小区居民求助事项,化解基层矛盾。开拓管理思路,逐步推行实施“先服务、再付费”的老旧小区管理理念。组织多样化开展党员教育、志愿服务、安全宣讲、卫生运动、共度传统佳节等IP活动136次,推动红色beplay官网app 贴近群众、融入生活。为无物业小区引入籍安物业公司,已完成第一阶段65个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任务,逐步推行实施“先服务、再付费”的老旧小区管理理念,实现了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下一步,南陵县将持续抓实居民小区常态化管理,推进“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物业、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作用,加强居民小区自治管理,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高效探索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化解新模式,奋力打造建设“生态宜居、邻里和睦、平安祥和、向善向美”的县域物业住宅小区样板。(朱天)

责任编辑:黄 克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