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铜城镇:巧用移风易俗“积分制” 破解大操大办“治理难”
“今年7月份我儿子结婚,我们响应号召,不大操大办。加上儿媳不收彩礼和本季度的2次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我一共获得了12积分,在村里三季度积分表名列前茅。不仅在全村老少面前被表扬,还兑换了一个豆浆机,非常高兴。”说起不久前的事儿,天长市铜城镇余庄村村民李正国依然笑容满面。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激发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源头活水”,铜城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推行移风易俗“积分制”,积极探索“大操大办”治理新模式,鼓励广大群众以文明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励,养成好习惯,形成新风尚。
“我们让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积分规程,确定激励措施。”铜城镇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积分制要“接地气”,各村、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订《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积分由基础积分、贡献加分、负面减分三类积分构成,基础积分80分,贡献加分积分20分,负面清零。其中,基础积分主要包括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不要彩礼、不收礼金、参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8方面内容,大操大办每次扣3到5分。各类积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采取加减相结合原则,计算出总积分。
此外,铜城镇还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两队”作用,破除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全镇每月常态化组织各村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开展活动,组织村民们参与志愿服务,发扬互帮互助传统,助力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红白理事会引领新风尚”“反对高价彩礼弘扬文明婚俗”等各类移风易俗活动20余场。
目前,铜城镇共设置积分兑换点22个,今年受益人数达360人。“积分制+移风易俗”工作机制持续激发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基层治理方式转变,不但破除了陈规陋习,村民之间的攀比现象也越来越少,更多的人积极参加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逐步形成。(胡文静)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