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百善镇:“扮靓”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

淮北日报 2024-09-19 08:45

  近日,记者在濉溪县百善镇郭屯村竹园孜自然庄看到,一面长18米、高2.8米,镶嵌着牛拉木犁、石磨,挂着锄头、扬场木锨等农具的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格外引人注目,“五老”志愿者在向青少年讲述一件件老农具、老物件的名称、作用等和传统农耕beplay官网app 故事。

  一笔一画绘文明,一墙一隅化美景。竹园孜自然庄是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老百姓世代耕种,而传统农具则是生产、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物,也是农业beplay官网app 遗产、乡愁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整地、收获农作物、运输物品和储藏粮食等用途的农具,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勤劳的象征,更是数代人的情怀。在建好和美乡村的同时,不要忘记过去,要记住“来时的路”。因此,村里积极谋划建一面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让青少年留住乡愁,传承农耕beplay官网app ,赋能乡村振兴,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今年4月,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在竹园孜自然庄中心街道建成,在外务工人员、城里学子回家时,时常前来观看,了解农耕beplay官网app 轶闻趣事。

  “进城里读书的孩子很少走进农村,连五谷作物都分不清,更不知道粮食是怎样种植收获的。回村看到beplay官网app 墙、老农具,就会知道过去生活的不易。”郭屯村党总支书记李刚表示,村里充分发挥beplay官网app 墙平台作用,教育青少年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传承老一辈热爱劳动、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争当新时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效良好。(王守明 通讯员 陈若奎)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beplay体育太假了 宣传动态 部务公开 处室信息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专题专页 暖 新 闻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身边好人 文明风尚 文明传真 未成年人 学 雷 锋 公益广告 曝 光 台

安徽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 正文

濉溪县百善镇:“扮靓”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

2024-09-19 08:45  淮北日报

  近日,记者在濉溪县百善镇郭屯村竹园孜自然庄看到,一面长18米、高2.8米,镶嵌着牛拉木犁、石磨,挂着锄头、扬场木锨等农具的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格外引人注目,“五老”志愿者在向青少年讲述一件件老农具、老物件的名称、作用等和传统农耕beplay官网app 故事。

  一笔一画绘文明,一墙一隅化美景。竹园孜自然庄是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老百姓世代耕种,而传统农具则是生产、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物,也是农业beplay官网app 遗产、乡愁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整地、收获农作物、运输物品和储藏粮食等用途的农具,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勤劳的象征,更是数代人的情怀。在建好和美乡村的同时,不要忘记过去,要记住“来时的路”。因此,村里积极谋划建一面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让青少年留住乡愁,传承农耕beplay官网app ,赋能乡村振兴,为和美乡村建设添彩。今年4月,农耕beplay官网app 墙在竹园孜自然庄中心街道建成,在外务工人员、城里学子回家时,时常前来观看,了解农耕beplay官网app 轶闻趣事。

  “进城里读书的孩子很少走进农村,连五谷作物都分不清,更不知道粮食是怎样种植收获的。回村看到beplay官网app 墙、老农具,就会知道过去生活的不易。”郭屯村党总支书记李刚表示,村里充分发挥beplay官网app 墙平台作用,教育青少年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传承老一辈热爱劳动、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争当新时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效良好。(王守明 通讯员 陈若奎)

责任编辑:明 靓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