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黄山市:锚定“席地而坐”标准全力构建全域文明新版图

黄山文明网 2024-02-22 09:25

  2023年,黄山市围绕彰显“清秀雅美”城市风范,以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锚定“席地而坐”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打造“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以千街万巷的文明“微光”,汇聚黄山全域文明“星海”,让民生的“温度”、幸福的“厚度”铺展最美“新安山居图”。

图为黄山市城市风貌

  以“席地而坐”标准,扮靓“全域环境之美”

  明确标准规范。颁布《皖南古村落西递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推动古村落型景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标准化。出台《最干净城市屯溪标准》,明确“最干净城市”打造应达到“五净、四无、三洁、二见、一现”要求,填补国内打造“最干净城市”地方标准空白。

图为《皖南古村落西递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在黟县西递发布

  实施系统推进。以“最干净城市”为龙头,开展“百佳最干净示范点”推选,推进“最干净机关”“最干净道路”“最干净旅游景区(景点)”“最干净校园”“最干净河湖水域”“最干净商圈”“最干净工地”“最干净公厕”等一体创建。

图为屯溪区“最干净公厕”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地面、绿化绿地、景观水体、“城市家具”保洁,建立“网格化区域定点定岗保洁”动态管理机制和“16+5+10”保洁管理模式(全天16小时保洁;动态垃圾“5分钟不停留”;科技清扫与人工清扫相结合,“扫、捡、冲、刷、洗、拔、捞、擦、吸、巡”10 种保洁方式),落实“四无一见”标准(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提升全域范围内环境卫生保洁质量,为市民游客提供城市“席地而坐、随处可卧”的客厅级干净整洁的环境。

图为屯溪区使用扫地车清扫路面

  以“席地而坐”标准,提升“城市宜居之美”

  打造点上有风韵。按照高标准、常态化的要求,以3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城市重要出入口、公园广场、城市绿地为重点开展城市“徽客厅”示范区创建,打造戴震公园、徽州府衙、状元广场和西递牌楼广场等为代表的“徽客厅”100处。

图为徽州府衙“徽客厅”示范区

  推动线上有风光。实施4条350公里旅游风景道及沿线22个乡镇、8个道班驿站“最美丽旅游风景道”打造月考评,同步在全市689个行政村开展和美乡村“擂台赛”月测评,以评促整,以测促干,以最美风景线提升带动城乡环境面貌整体提升。推动全域范围内主次干道、公园广场、桥梁、公厕等为民服务标识牌国际化规范整治提升6200余处。

图为“最美丽旅游风景道”

  实现面上有风景。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城市微更新、微修复,打造栗园路、北海路、永佳大道、岩寺老街、戴震公园等特色街巷、主题公园、“口袋公园”、街头游园等“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400余个,建城市绿道42.6公里,全域提升净化、绿化、亮化、彩化、美化水平,城市颜值提升真实可感,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图为屯溪区“口袋公园”

  以“席地而坐”标准,引领“文明共享之美”

  凝聚创建共识。坚持“日督查、日交办、周曝光、月反馈”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创城月考评、社区“擂台赛”月测评,推动145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每周深入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创建帮扶1.36万人次。

图为歙县深渡镇绵潭村“生态美超市”

  推动群众共建。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223支,打造“生态美超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140余个,累计动员12.6万余人次参与环境清扫、市容整治等活动。全年刊播“文明看现场·红黑榜”22期,展示创建亮点19处,曝光突出问题291个。安排市领导、市直(区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同志“我当一天接线员”活动,将12345热线作为干部实训基地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的平台。

图为高铁黄山北站

  促进全民共享。常态化开展“秀美城市·深度体验——做一回黄山城市服务体验客”活动,督促整改影响游客和市民日常生活直观感受的环境卫生、民生服务等问题280余个。节假日错时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2964个,有效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等影响城市整洁有序的问题。聚焦黄山火车站、黄山长运汽车站、高铁黄山北站、屯溪国际机场等交通旅游窗口,推动解决环境秩序、公益宣传、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等问题115项。(陈庆)

图为黄山长运汽车站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beplay体育太假了 宣传动态 部务公开 处室信息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专题专页 暖 新 闻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道德建设 身边好人 文明风尚 文明传真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公益广告 曝 光 台

安徽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 正文

黄山市:锚定“席地而坐”标准全力构建全域文明新版图

2024-02-22 09:25  黄山文明网

  2023年,黄山市围绕彰显“清秀雅美”城市风范,以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锚定“席地而坐”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打造“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以千街万巷的文明“微光”,汇聚黄山全域文明“星海”,让民生的“温度”、幸福的“厚度”铺展最美“新安山居图”。

图为黄山市城市风貌

  以“席地而坐”标准,扮靓“全域环境之美”

  明确标准规范。颁布《皖南古村落西递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推动古村落型景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标准化。出台《最干净城市屯溪标准》,明确“最干净城市”打造应达到“五净、四无、三洁、二见、一现”要求,填补国内打造“最干净城市”地方标准空白。

图为《皖南古村落西递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在黟县西递发布

  实施系统推进。以“最干净城市”为龙头,开展“百佳最干净示范点”推选,推进“最干净机关”“最干净道路”“最干净旅游景区(景点)”“最干净校园”“最干净河湖水域”“最干净商圈”“最干净工地”“最干净公厕”等一体创建。

图为屯溪区“最干净公厕”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地面、绿化绿地、景观水体、“城市家具”保洁,建立“网格化区域定点定岗保洁”动态管理机制和“16+5+10”保洁管理模式(全天16小时保洁;动态垃圾“5分钟不停留”;科技清扫与人工清扫相结合,“扫、捡、冲、刷、洗、拔、捞、擦、吸、巡”10 种保洁方式),落实“四无一见”标准(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提升全域范围内环境卫生保洁质量,为市民游客提供城市“席地而坐、随处可卧”的客厅级干净整洁的环境。

图为屯溪区使用扫地车清扫路面

  以“席地而坐”标准,提升“城市宜居之美”

  打造点上有风韵。按照高标准、常态化的要求,以3A级及以上景区景点、城市重要出入口、公园广场、城市绿地为重点开展城市“徽客厅”示范区创建,打造戴震公园、徽州府衙、状元广场和西递牌楼广场等为代表的“徽客厅”100处。

图为徽州府衙“徽客厅”示范区

  推动线上有风光。实施4条350公里旅游风景道及沿线22个乡镇、8个道班驿站“最美丽旅游风景道”打造月考评,同步在全市689个行政村开展和美乡村“擂台赛”月测评,以评促整,以测促干,以最美风景线提升带动城乡环境面貌整体提升。推动全域范围内主次干道、公园广场、桥梁、公厕等为民服务标识牌国际化规范整治提升6200余处。

图为“最美丽旅游风景道”

  实现面上有风景。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城市微更新、微修复,打造栗园路、北海路、永佳大道、岩寺老街、戴震公园等特色街巷、主题公园、“口袋公园”、街头游园等“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400余个,建城市绿道42.6公里,全域提升净化、绿化、亮化、彩化、美化水平,城市颜值提升真实可感,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图为屯溪区“口袋公园”

  以“席地而坐”标准,引领“文明共享之美”

  凝聚创建共识。坚持“日督查、日交办、周曝光、月反馈”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创城月考评、社区“擂台赛”月测评,推动145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每周深入社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创建帮扶1.36万人次。

图为歙县深渡镇绵潭村“生态美超市”

  推动群众共建。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223支,打造“生态美超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140余个,累计动员12.6万余人次参与环境清扫、市容整治等活动。全年刊播“文明看现场·红黑榜”22期,展示创建亮点19处,曝光突出问题291个。安排市领导、市直(区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同志“我当一天接线员”活动,将12345热线作为干部实训基地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的平台。

图为高铁黄山北站

  促进全民共享。常态化开展“秀美城市·深度体验——做一回黄山城市服务体验客”活动,督促整改影响游客和市民日常生活直观感受的环境卫生、民生服务等问题280余个。节假日错时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2964个,有效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等影响城市整洁有序的问题。聚焦黄山火车站、黄山长运汽车站、高铁黄山北站、屯溪国际机场等交通旅游窗口,推动解决环境秩序、公益宣传、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等问题115项。(陈庆)

图为黄山长运汽车站

责任编辑:明 靓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