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不比财富比beplay官网app 厉行节约好风尚

安庆日报 2024-06-25 15:08

  初夏时节,走进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淳朴和谐的氛围,这座山村正因移风易俗而变得更加美好。

  “洪河余岭,值得宣传,耕读传家,桃李芬芳。红白喜事,厚养薄葬,移风易俗,不设斋壇。祭之以礼,名曰上堂,文明祭奠,美事一桩。”在洪河村,这首《家风颂》广为流传,诗中所赞的余岭组,地处深山,仅有12户人家,60余口人,但这个村民组秉持的厚养薄葬、尊师重教的文明风尚,一直为乡邻所称颂。

  “自我记事开始,村里有人去世,都不做法事,只开简单的追悼会,农村叫上堂,寄托一下对亲人的哀思。”余岭组56岁的村民余复平告诉记者,他们在办理丧事时,世代都秉承着厚养薄葬、厉行节约、节俭吊唁的原则,不请道士大操大办做法事,只请一个有一定beplay官网app 的人,到家撰写祭文。祭文要把逝者的生平写清楚,一生的主要经历、好的精神品质要进行总结和颂扬,表达出亲朋的哀思。上堂的时候,亲朋到场,全场肃立,领祭人念诵祭文,整个过程3到4个小时。上堂一般要4个人,最高收费总共不超过1600元。而做法事,一般为1-3天,费用达到4000到6000元。

  不仅如此,余岭组村民还一直保持喜事、丧事不铺张攀比的良好风尚,村民婚事礼金不超过一百元,丧事费用在2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村民在人情往来上的开支负担。

  “对上一辈,我们推崇厚养薄葬,对下一辈,我们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倡导尊师重教。”余复平有弟兄4人,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从未让他们放弃读书,“父母靠种地、卖柴,让我读完了高中,其他兄弟也都读完了初中。”余复平在高中毕业后就考回村里当了老师,在他的熏陶和影响下,儿子、侄子等都选择了当老师,在他的家族中,现在已有7位老师。“不比财富比beplay官网app ”在这里蔚然成风,余岭组考出去的20多位大学生,有一半都当了老师。

  余岭组的村民们,相处得也非常和谐。谁家碰上了难事或是急需用钱的大事,邻居们都会主动送钱上门,帮他解燃眉之急。

  而今,余岭组的文明新风也吹到了洪河村的各个角落。洪河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将“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等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人多了;遇事搞攀比、比阔气的少了,倡导厉行节约的多了。村民们也更懂得礼让,更愿意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来。今年,该村在推进金龙中心村建设时,村民们主动拆除了猪圈、厕所、牛栏,主动让出了边角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在外经商的村民朱九良,还捐出了30余万元,用于景观桥建设及部分路段的黑化、亮化工程。

  陈规陋习逐渐破除,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下一步,洪河村将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新时代文明的种子在乡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黄清)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beplay体育太假了宣传动态部务公开处室信息权威发布纪检监察图片聚焦专题专页暖 新 闻

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道德建设身边好人文明风尚文明传真未成年人学 雷 锋公益广告曝 光 台

安徽文明网首页»文明风尚» 正文

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不比财富比beplay官网app 厉行节约好风尚

2024-06-25 15:08 安庆日报

  初夏时节,走进太湖县刘畈乡洪河村,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畅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淳朴和谐的氛围,这座山村正因移风易俗而变得更加美好。

  “洪河余岭,值得宣传,耕读传家,桃李芬芳。红白喜事,厚养薄葬,移风易俗,不设斋壇。祭之以礼,名曰上堂,文明祭奠,美事一桩。”在洪河村,这首《家风颂》广为流传,诗中所赞的余岭组,地处深山,仅有12户人家,60余口人,但这个村民组秉持的厚养薄葬、尊师重教的文明风尚,一直为乡邻所称颂。

  “自我记事开始,村里有人去世,都不做法事,只开简单的追悼会,农村叫上堂,寄托一下对亲人的哀思。”余岭组56岁的村民余复平告诉记者,他们在办理丧事时,世代都秉承着厚养薄葬、厉行节约、节俭吊唁的原则,不请道士大操大办做法事,只请一个有一定beplay官网app 的人,到家撰写祭文。祭文要把逝者的生平写清楚,一生的主要经历、好的精神品质要进行总结和颂扬,表达出亲朋的哀思。上堂的时候,亲朋到场,全场肃立,领祭人念诵祭文,整个过程3到4个小时。上堂一般要4个人,最高收费总共不超过1600元。而做法事,一般为1-3天,费用达到4000到6000元。

  不仅如此,余岭组村民还一直保持喜事、丧事不铺张攀比的良好风尚,村民婚事礼金不超过一百元,丧事费用在2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村民在人情往来上的开支负担。

  “对上一辈,我们推崇厚养薄葬,对下一辈,我们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倡导尊师重教。”余复平有弟兄4人,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从未让他们放弃读书,“父母靠种地、卖柴,让我读完了高中,其他兄弟也都读完了初中。”余复平在高中毕业后就考回村里当了老师,在他的熏陶和影响下,儿子、侄子等都选择了当老师,在他的家族中,现在已有7位老师。“不比财富比beplay官网app ”在这里蔚然成风,余岭组考出去的20多位大学生,有一半都当了老师。

  余岭组的村民们,相处得也非常和谐。谁家碰上了难事或是急需用钱的大事,邻居们都会主动送钱上门,帮他解燃眉之急。

  而今,余岭组的文明新风也吹到了洪河村的各个角落。洪河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将“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等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人多了;遇事搞攀比、比阔气的少了,倡导厉行节约的多了。村民们也更懂得礼让,更愿意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来。今年,该村在推进金龙中心村建设时,村民们主动拆除了猪圈、厕所、牛栏,主动让出了边角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在外经商的村民朱九良,还捐出了30余万元,用于景观桥建设及部分路段的黑化、亮化工程。

  陈规陋习逐渐破除,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下一步,洪河村将继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新时代文明的种子在乡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黄清)

责任编辑:明 靓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